仙居灯挂椅

藏家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三门大圈椅在地皮(收藏界对经常下乡收货或找藏品者的称呼)家里被买走了,仙居灯挂椅在地皮回家路上被买走了”。意思是说,大圈椅很少、很畅销,地皮在农户那里买来刚拿到家里就被人买走了,而灯挂椅更少见,等不到地皮拿回家,就被人买走了。

灯挂椅是明代苏式家具里的典型坐具。据史料记载,灯挂椅最早出现于隋唐五代时期,到了宋、金时期成为上流社会和官宦人家最为流行的坐具(在敦煌唐代壁画、五代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和传世宋元画作中均有灯挂椅出现)。灯挂椅相对于有扶手的椅具等级较低,不受一些礼俗制度的制约,使用起来方便随意,不需占很大面积,单独摆放或与桌案配置都比较好看,所以南宋时期适用范围广泛。明清时期,这种椅子样式更加简约、灵巧和轻便,开始大量出现在普通家庭。

关于灯挂椅的名字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灯挂椅是靠背椅的一种,其搭脑两端挑出,因其造型好似南方挂在灶壁上用以承托油灯灯盏的竹制灯挂而得名”。另一种说,“灯挂椅的叫法,出于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研究》一书,王世襄于1980年去苏州东山、西山实地调查,并询知当地称这种坐具曰灯挂椅或挂灯椅,他就在自己的著作中把它命名为灯挂椅,随着他著作的出版,灯挂椅的名称就确定了下来”。其实,按照明清家具的常规起名方法,灯挂椅应该叫“二出头官帽椅”更为准确。

从形状看,灯挂椅是官帽椅样式的一种靠背椅,是“只有靠背、没有扶手且面宽较窄、靠背比例较高的官帽椅”。灯挂椅的造型整体挺拔向上,简洁清秀,靠背由一根出头的搭脑、两侧两根上部向后以一定弧度弯曲的圆棍、居中的S形靠背板构成;搭脑中间有相对凸起的枕状部位,两端牛角形内弯像是挑灯的灯杆,也有搭脑曲度较小、中间与两端平直或略有粗细起伏变化的;腿足有圆腿、方腿、外圆内方等几种样式;正、侧面椅子座椅板下面有装券口牙板的,也有罗锅枨加矮老、卡子花的;管脚枨(最下面踏脚档)有前者低、两侧高、后者更高的所谓“步步高”形式,也有另一种前低、侧高、后低的“亚字形”形式。灯挂椅通常通体光素,很少有雕花,也无过多的雕饰来装点,特别是背板没有任何雕花,最大限度地展现原木的纹理之美,这是明式家具造型的特点,也符合古人追求自然纯朴的思想内涵。

台州灯挂椅中品质最佳的就是明清时期产自仙居的灯挂椅。仙居灯挂椅,在天台、临海、三门一带也有零星发现。它的形制是典型的明代苏式家具式样,和产自苏州一带的灯挂椅几乎一模一样。明清时期台州其他地方也有灯挂椅,但形制、神韵等都无法跟仙居灯挂椅相比,现在的市场价格也不足它的十分之一。

笔者收藏几十年,看过了不少在民间发现的仙居灯挂椅,由于年代久远存世量稀少,碰到的大多也是残缺不全的。从发现的实物来看,仙居灯挂椅用料一般为榉木或柏木,很少有其他木材,主要原因是灯挂椅的构件尺寸相对纤细,特别是后背背板两侧的两根直立立柱,细而长,所以需采用密度高、韧性足、耐压力强、稳定性好的木材,而台州本地树种里榉木和柏木是最符合要求的。其中榉木由于木纹漂亮、肌理丰富、花纹优美,在仙居灯挂椅中使用最多。

仙居灯挂椅属于小众藏品,十几年前了解的人还比较少。一些收藏者说起台州明清家具,只知道大圈椅、太师椅、八角椅、靠背椅这几种比较有名的椅子,往往把仙居灯挂椅给忽略掉。直到近十年,苏式家具兴起,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仙居灯挂椅的美学价值被人发现,短短几年间价格暴涨,直至现在一椅难求。

马未都先生说过,“一件优秀的家具之所以能被人们喜爱和欣赏,是由于它适用、结实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最恰当的形式”,也就是说,是由于适用、经济、美观三者的统一。仙居灯挂椅便是一把简洁而不简单的椅子:首先是极佳的舒适性,灯挂椅的腿稍稍由上到下斜向外撇开,靠背板有着与脊柱相适应的“S”形曲线,并根据人体休息时习惯性的后倾,使靠背具有约100度的背倾角,人坐在椅上,后背与椅子靠背有较大的接触面,韧带和肌肉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具有较强的舒适感。其次是极佳的美感,灯挂椅上部没有了扶手,观感上给人可以任意舒展的立体空间;灯挂椅几乎没有雕饰,线条更为流畅,椅子各部位以圆为主要出面,显得十分含蓄、圆润,看上去悦目而富于情趣,手感又柔婉滑润。第三是极具文人味,仙居灯挂椅结构素雅简练、流畅空灵,仿佛是家具中的文人画,它能很好地将“用”和“意”浑然相通、融为一体,形制、气韵中展现出来的高超技艺和把握美感、追求闲逸之趣的文人化倾向,是它最大的看点。

仙居灯挂椅是台州明代家具的代表作,古人语“载道于物”,仙居灯挂椅正是反映了宋、明以来台州文人素简、古朴、精致的生活追求和性情深处安静闲恬、超逸脱俗的心态。

李林栋 文/摄

2022-11-22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60346.html 1 3 仙居灯挂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