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笔成趣

卯年说兔

毕雪锋

(文字是少年的风,中年的梦)

“卯”,象形字,始见甲骨文。其字形犹如一个物体从中间剖分,后来的金文和战国文字中的“卯”字形状大致与此相同。在字义上,“卯”字的本义是“剖分”,后引申指“木器上安榫头的孔眼”,又借作“十二地支的第四位,与天干搭配来纪年、月、日、时”,也指“十二生肖中的‘兔’”“五行中的‘木’”和“旧时官署开始办公时进行点名报到等活动的代称”等。

2023年农历是“癸卯”年,“癸卯”是干支之一,顺序为第40个,前一个是壬寅,后一个是甲辰。“癸”是天干第十位,“卯”是地支第四位,属兔。“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当然民间还有一种关于“卯兔”的说法:“卯时”在十二时辰中指凌晨5点到7点,这时月亮挂在空中,太阳还未升起,只有月宫中的玉兔还在不眠不休地捣药,故而与其“搭配”。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云:“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兔头与㲋头同。凡兔之属皆从兔。”所以“兔”也是象形字,不管是大篆还是小篆的字形,都极像直起身子的兔子。

说起兔子,脑海里跳出的词语肯定是可爱加温顺。因为兔子的样子十分讨人喜欢,白白的萌萌的,让人忍不住就想抱着抚摸一番。相传北宋欧阳修家养有兔子,温顺可人,颇通灵性。他自己极尽喜爱,不但自颂,还广邀朋友门生聚席欣赏,雅集留诗。流传至今的仍有苏洵的《欧阳永叔白兔》和韩维的《赋永叔家白兔》的长诗,里面有“异质不自藏,照野明暠暠”,“天公团白雪,戏作毛形物”等描述。

成语“狡兔三窟”“动如脱兔”则说明了兔子的聪慧和机敏。兔子的听觉非常灵敏,它那一双长长的耳朵侦测着四面八方,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的耳朵。北宋的崔白曾画过一幅《双喜图》,为其传世的名作。图中场景是秋风呼啸的旷野,枯枝折倒,草木萧瑟。两只喜鹊在枝条间正扑翅鸣叫,御风而降。其下有只野兔正机警地转头张望着它们,一只前爪抬升,全身毫毛竖起,仿佛一有动静便会夺路而逃。由此可见兔子的机敏程度,其他动物很少能够企及,再加上它的奔跑速度,每每能化险为夷,让人叹为观止。

自古到今,关于兔子的神话传说最有名的就是“玉兔捣药”了。汉乐府《董逃行》曾有记载: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有说是因为嫦娥奔月触犯了玉帝的旨意而被变成兔子,负责在月宫中捣药。也有说“玉兔”是后羿变的,后羿因为思念嫦娥,宁愿变成兔子守护她。)玉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凡服用此药丸者可以长生不老,登极升仙。在汉画像石的拓片里,也经常会有此画面出现,不同的只是玉兔的样子。

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这在古代文人骚客的诗词中多有吟咏。如徐夤《送王校书往清源》诗句:“清歌早贯骊龙颔,丹桂曾攀玉兔宫。”如辛弃疾《满江红》中的词句:“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如白居易《酬令狐留守尚书见赠十韵》中的诗句:“晓关开玉兔,夕钥纳银鱼。”等等。

“癸卯将至,送虎迎兔”。我们在兔子的身上寄托了美好的愿望,更赋予了它真、善、美的寓景。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百尺竿头,‘兔’进一步”!

2023-01-15 涉笔成趣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64546.html 1 3 卯年说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