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何更需要“四千精神”?

蔡铭耿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出席记者会上提到的“四千精神”,迅速成为网络热词,瞬间引发民营企业家们的共鸣。“四千精神”就是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对于靠着“两水一加”起步,诞生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台州而言,这种感受尤为强烈。

回顾台州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从来没有万事俱备才动身,只有闻风而动、敢想敢干。20世纪80年代初,阮福德、阮积明、阮积祥三兄弟先后乘上前往东北的绿皮火车,开启补鞋营生,穿梭于茫茫林海和雪原,别人“坐商”,他们“行商”,挨家挨户讨日子,睡过草窝、啃过冷饭,还被狗追着跑,如今创成了全球缝制设备行业产销规模最大的企业。

这也是台州民营企业家的典型缩影。台州面朝大海,最早嗅到市场经济的春风、国际贸易的海风,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创造了无数个全国“第一”,走出了吉利、华海等一批龙头企业,以及李书福、池幼章等一批知名民营企业家,可以用来诠释“四千精神”的人事物不胜枚举。台州企业家“扛得起大旗、经得起大浪、担得起大义、吃得了大苦、成得了大事”的“五大精神”也与“四千精神”一脉相承。而今,迈入后疫情时代,面对越来越多未知颠覆已知的不确定性,重振“四千精神”,更有着非凡意义。

重振“四千精神”,为坚定发展信心注入内生动能。经济发展有内在客观规律,也依赖客观条件,但是更需要人的内在冲动和主观能动性。就时下而言,从经济下行的趋势尚存,到国外“脱钩论”的甚嚣尘上,从民粹主义的风行到孤立主义的肆虐,不少企业家都有“外头有点冷,心头有点凉”的感受。但越是逆风飞翔、逆水行舟,就越需要重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气”,重演“四千精神”中的“走遍”“想尽”等极致性的行动,才能把难迈的“坎”变成攀登的“梯”,在搏击风浪中创造新的传奇。

重振“四千精神”,为“两个毫不动摇”营造最优环境。民营企业家的精气神能不能汇聚,最大的“定心丸”,还是“稳预期”,这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某种程度上,改革开放就是一个持续用制度为企业家精神松绑的过程。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点到民营经济问题时指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台州连续三年在“新春第一会”上,以抓优化营商环境开局破题,接连推出一系列政策礼包、靠前服务,就是支持民营经济、“四千精神”的生动写照。

重振“四千精神”,为推进共富先行凝聚澎湃力量。市场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好制度,市场化程度高,企业家精神强,就会带来较高的收入。诚如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言,企业家精神本身就是最好的反垄断法,企业家赚钱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种机制。发扬“四千精神”,让更多企业家在市场上竞逐造富的同时,当好共富带头人、领路人,从城市到农村,从工厂到工坊,从物质到精神,带动广大基层群众“条条大路通共富”,最终实现“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这也是呼唤“四千精神”的要旨所在。

台州经济是靠民营经济起家的,也要靠民营经济走向未来。如何在新征程上扛大旗、立潮头、创新业,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不妨期待这股子精气神进一步被激发。

2023-03-20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69481.html 1 3 今天为何更需要“四千精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