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错误》:没有真相的探案故事

林 立 /文

因为没有读过余华小说原著,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河边的错误》(以下简称《河边》)让我的观影过程变得逸趣横生。没有了文字先入为主的干扰,我得以欣赏到导演、摄像提供的纯粹的镜头语言。

《河边》的故事借用了探案类型片的外壳,实际上这个故事无意去揭示最终结果,叙事重心是破案的过程中人的感受和挣扎。每当小县城刑警队长马哲以为真相已经掌握时,不断有突发状况,一共死了5个人,直到“凶手”疯子被马哲抓捕,才算结案。

为什么给凶手加上引号?因为很明显,到故事即将收尾的时候,呈现疯相的是马哲。即使导演魏书钧刻意将真相通过最后的表彰大会告诉了我们,观众还是会凭直觉认定凶手不是疯子。

这一切都是《河边》技巧成熟、构思独到的镜头语言造成的。

全片几乎没有晴天的镜头,暴雨是主要天气。服装、美术、道具组在银幕上逼真地还原了上世纪90年代县城的一切——破败不堪的大楼,木板凳的影院,墙上绿色的油漆,录音机和磁带,皮夹克和大波浪……不知有多少人看到马哲和怀孕的妻子在照相馆拍照时,会大声惊叹,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照相馆的样子。

精准还原过去年代,目的就是让观众无意识地进入到“旧梦”中。在心理上相信了“这是一个从前的故事”,加上不明朗的视觉效果,人会感到压抑、郁闷,而这正是马哲的内心感受,因此观众自然而然进入了他的主观世界中。

马哲是一个有理想主义倾向的人,在云南当警察时,去酒馆还会找人聊“契诃夫”。他向当年的云南同事询问自己“有没有获得过三等功”时,对方告诉他当年每天醉醺醺,不可能获得过三等功。他不得志,不甘心,所以在现在这个县城当队长,他一心想要出人头地。

可是马哲在暗无天日中越是努力去想要拨云见日,就越是掉入迷障中。当他认定真相还没找到时,局长却怒斥他多事。在他极其努力的破案过程中,两个嫌疑人先后死去。诗人死了,死因和最初死的幺四婆婆一样,被柴刀砍杀。另一个嫌疑人理发师许亮,马哲认为自己是做好事,向社会公开了许亮的特殊癖好,洗清了他不是凶手的冤屈,许亮送完马哲锦旗后却跳楼死在其面前。他和同事终于抓到了疯子,但疯子却莫名其妙跑了。而当他在被压力压垮,频频出现幻觉时,死者、疯子、妻子等人都在梦中笑他。

在这个梦中,观众彻底与马哲融为一体,感受到了真正的真相的轮廓。随着马哲醒来,一切又没了答案。他最后在河里试图寻短见时,意外地与疯子相遇。抓捕了疯子,他获得了心心念念的三等功。

但已经深刻体会到马哲内心汹涌的观众会特别生气,大家很想知道,凶手不是疯子是谁呢?为什么不给个痛快话?

还有一点让人充满疑惑,马哲的妻子在知道孩子发育不良,有10%的概率会是智障儿后,仍然要生下孩子。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唯一的大晴天,马哲与妻子为澡盆里的婴儿洗澡,男孩看起来一切正常,但他喜欢往浮在水面的毛巾上放玩具。而这正是那个“凶手”疯子在河边做的事,他往浮起来的衣服上放石头。

孩子,正常吗?

我的理解是,如果你觉得孩子正常,那真相就是电影呈现的那样。如果你觉得孩子不正常,那真相就藏在影片的角角落落,亟待你去拼凑。而只要你能找到完整的线索,你就会得出属于你的真相。

让我们回到全片第一个镜头吧。

几个孩子在废旧的大楼里玩捉迷藏,最后一个孩子扮演警察,拿着玩具枪打开了每一个房间的门,都没藏人。而当他打开最后一扇门,差点掉下去,原来这栋楼已被拆毁,门外是悬空的。

哪里都没有藏人,那人去哪了?掉下去了?电影没有告诉我们,留给我们自己想。

为什么不说明呢?对啊,我们一起想想,为什么呢?

2023-11-11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87359.html 1 3 《河边的错误》:没有真相的探案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