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一位戏曲干部的“报春”之心

李春燕(右二)在《五女拜寿》中扮演俞志云。

台传媒记者诸葛晨晨/文 通讯员蔡欣欣/摄

近日,2023年台州市文艺名家(名团)展演工程——“山海和合 百年越剧”传统戏剧专场《五女拜寿》在天台县白鹤镇上演。

演出集合了原天台县越剧团资深演员,包括老生方小娟、老旦王典红、花旦陈金妃、小生邢素娟、曹银芬、马小平和吴三珍等,还有天台文化馆馆办团队越韵春晖文艺团队的票友们共同演出,天台山民乐团现场伴奏。

演员戏迷共演大戏,搭起这条线的,正是本场展演名家,原天台县越剧团小生演员、天台县戏剧家协会主席李春燕。

如愿

上世纪70年代,李春燕出生于浙江嵊州一个小山村,因为春天出生,爷爷给她取名“春燕”。

嵊州是百年越剧诞生地,在当地拥有庞大的观众群体。在李春燕的童年记忆中,村里的大喇叭、各家的广播都会播放越剧节目,且依据农民劳作时间,每日早中晚播上好几回。耳濡目染间,一颗向往文艺的种子,在她心中悄然种下。

上初中后,李春燕从广播里听到嵊州“越剧之家”招考通知。她便瞒着父母,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嵊州“越剧之家”的艺校(现为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面试。她唱了一小节词曲烂熟于心的《楼台会》,顺利通过入学考核。

辍学学戏,这一想法被父母严厉反对,“至少念完初中,才能去学唱戏!”

初中毕业,李春燕再次顺利考入“越剧之家”,如愿开始越剧专业学习。

“学戏的日子很枯燥,也很磨练人。每天反反复复练,才能打好基础。”李春燕回忆。早上5点多起来,一天要上舞功、唱腔、身训等多门课程,晚上继续练功至八九点结束。

李春燕先是学了一段时间的旦角,后考虑到生旦作配,学校对生旦班学员重新调整。李春燕在老师的建议下,转到小生班。

她必须打破已形成的旦角肌肉记忆,重新再来。在艺校多位老师的悉心辅导下,李春燕付出了成倍的努力,重新学习动作和体态等方面的技巧,越剧技艺也稳步提高。经过一年半的学习,李春燕顺利毕业。她万般期待进入专业剧团,迎接演艺人生。

遗憾的是,彼时正是越剧剧团大变革时期,她辗转舟山、宁波等地的多个剧团,均未能如愿。“戏剧市场不景气,你还是放弃吧!”家人纷纷劝她转行。李春燕有些迷茫,但一直咬牙坚持着。

1989年,天台县越剧团来嵊州招演员,李春燕经推荐加入,终于开启一段新人生。

忙碌

加入天台县越剧团后,李春燕的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当时,一年演出量有100多场。”

剧团时光记录了太多意气风发的回忆。李春燕从龙套演员做起,逐渐成长,参与多本大戏演出,代表台州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戏剧小百花汇演并获奖。她还通过了剧团转正考试,在天台成家。

1992年,天台县文化馆与天台县越剧团馆团合并。李春燕被县文化馆聘用,成为一名戏曲干部。

近年来,天台县文化馆推出“文化超市”越剧培训班、“一人一艺”越剧培训班,李春燕都参与其中,利用公益课堂开展越剧唱腔培训,让越来越多的市民爱上戏曲艺术。李春燕还义务在天台和合艺术团等公益团队中担任艺术指导,让越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8年,天台县文化馆馆办团队越韵春晖文艺团队成立,由李春燕带头引领,吸收有一定戏曲基础的票友加入。该团队现有50多名成员,包括原天台越剧团演员陈金飞和曹银芬,还涌现了一批活跃在天台城乡的票友,积极参加文化下乡、戏曲进校园等公益活动。

成立以来,越韵春晖文艺团队参演了“有弦有越(民乐、越韵)大型越剧音乐会”“人防之夜”越剧晚会等天台专场演出,还组织过一场戏曲专场表演,演的正是大戏《五女拜寿》。

今年,台州市文艺名家(名团)展演工程发出招募令,李春燕不由产生再办一场大型演出的想法。

时隔5年,重演《五女拜寿》,演员阵容也升级了。除了越韵春晖文艺团队原班底,她还邀请了曾在天台县越剧团共事的同仁。她们从四五月份开始筹备,重新熟悉剧本、巩固唱段,7月份集合训练,每周定期集训3次,“不少剧团演员阔别舞台30多年,因此大家都很期待这场演出的呈现”。

演出当晚,演员们深情而细腻的表演、优雅而富有层次的唱腔,展示了越剧多个流派的戏韵魅力,观众们沉浸其中,正是对演出最生动的褒奖。“这次专场演出,不仅是致敬天台越剧的过往,更是对天台越剧未来的展望。”李春燕说。

2023-11-24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88291.html 1 3 李春燕: 一位戏曲干部的“报春”之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