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真好

黄保才

21岁的袁文涛,是迄今登上本报《人物》版的最年轻者。他的最大资本,就是年轻。年轻真好。

小伙子毕业于一所技师学院,在另一家技师学院当教师。他的专业是云计算,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这是个青春的职业。短短数年里,他挥洒青春,深耕自己钟情的领地,找到人生进击的赛道,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蝉联冠军,在全国大赛中夺得第四,成了全国技术能手。这样“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骄人业绩,给他的青春增添了亮丽光环,给他的人生注上精彩一笔。小伙子没有理由不自豪,这专业才华,崭露得太冒尖了。

云计算是一般人听得多、说不清的专业,小袁老师聪慧,有钻劲,“术业有专攻”,早早站到这个热门事业的前沿。有人说,这是别人家孩子的成功,值得羡慕,却不一定学得来。但追溯他的成长轨迹,还是让我们体悟到,幸福真是靠奋斗得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一个人的脱颖而出也好,逆袭翻盘也罢,全赖自己的觉醒和努力。

出身于外来工家庭的袁文涛,用世俗的眼光打量,他是“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了。小学、初中个子瘦小,又是外地人,受周围人歧视,被自卑心理笼罩,成了三四百名学生中成绩后十的“学渣”,更让父母、老师担心的是,他还沉迷游戏,染上网瘾,一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

所谓“问题少年”的问题,大抵都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问题,并非少不更事的孩子与生俱来的。自古以来,中国不是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吗?说句实在话,教育做到这两点真是“知易行难”。袁文涛在义务教育阶段并未享受到无差别教育的福利,他没有这个条件。从这个角度看,他的天资或许被耽误,他本可以获得高等学府深造的权利。幸运的是,他在初中寒暑假时,被当修理工的父亲带着修空调、装空调、搬外机,还进工厂做包装工,“这让他对‘技术’产生了兴趣”,进而觉得自己不会“一无是处”,驱遣了自卑心理,树立起一股信念:要做在别人眼里不可能的一块“金子”。不开玩笑地说,在当今教育氛围下,学校放寒暑假有多重要,让一个孩子拥有参与社会实践,选择人生道路的机会。初三应是袁文涛的“觉醒年代”,他在家人的支持下,考上当地技师学院,并出于爱玩游戏,选择大数据应用技术(云网融合)专业。这成了他接受“因材施教”,开启逆袭人生的机缘。

说年轻真好,不是没有来由。一个人年轻轻的,就认准自己以后爱干什么、能干什么、干好什么,是一种难得的福分。年轻人青春激扬,朝气蓬勃,面对时代变迁,社会进步,拥有比前辈们多得多的人生机遇。袁文涛早早抓住了这个机遇,既切合自己的志趣,也迎合了云计算时代所需,因而在新学校珍惜时光,勤勉为学。基础不好,拼命补;遇到问题,埋头解。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也成为他学业突飞猛进的“催化剂”,他的成绩终于从入学时的最后一名,跃居班上前列,还拿到外出参赛的“入场券”。在爱玩与爱学之间,袁文涛选择了后者,在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中享受到“玩”的乐趣,这是他努力拼搏,付出青春光阴,铺垫开挂人生的原动力。

参加省赛、国赛,赢得佳绩,是有准备人生的检验和展示;技师学院毕业后,当上技师学院专职教师,是踏上了心仪的职业与事业平台。这里有他供职学校思想解放,建设师资队伍不唯学历,重实绩能力水平的因素,更有袁文涛选择从教,教学相长,培育更多年轻人甘当云时代“数字工匠”的志向。在第二届浙江技能大赛上,他获得第一名,第二名竟是自己带出的、年龄仅差两岁的第一届学生。师生同台竞技,同登双甲,见证了一段年轻人在专业领域共同成长的佳话。

当今和未来是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时代,云计算专业迭代尤其飞速。小袁老师无疑需要不断学习,赶超跨越,才能领跑同行。他在一个资源条件优良、教学环境宽松的学校,一定如鱼得水,游得更欢,击打出更炫目的专业浪花。

一个人,立足于数字社会,可以没有高学历,但不能无一技之长。从袁文涛身上,我们还能窥见,职业教育绝非“低人一等”,同样是一个人成才成长的捷径,它与普通高校并行不悖,只不过分工不同。职技院校的学子,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自怨自艾,因而荒疏学业,碌碌无为。须知青春不是“佛系”“躺平”“摆烂”的代名词,不是用来挥霍的,而是用来拼搏赢今朝,奋斗赌明天的;年轻表明生命的本钱充裕,转化为人生的胜势才有价值。要像小袁老师那样,找准自己的志趣所在,确立争先创优的志向,勤于学习,乐于钻研,在学校里练好本领,就一定会找到施展才干、装点人生的舞台。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需要你们,向年轻的小袁老师看齐,准没错。

2023-11-24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88315.html 1 3 年轻真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