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单露娟 /文
11月初的一个下午,天下着小雨。宁静的牛头山水库坝头,迎来了久违的热闹。一群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聚集在这里,他们游故地、忆往昔、颂如今,欢声笑语在山谷里回荡。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临海市牛头山水库移民,他们曾经的家乡就沉睡在碧波粼粼的库水之下。
导演张勇在旁边,用镜头默默记下这一幕。至此,牛头山库区文化三部曲之一——微电影《印象中的故乡》最后的取景完成了。
上世纪80年代,国家建造牛头山水库,库区4700多户2万多人,挥泪作别故土,从此像蒲公英一样散开,落在了临海、椒江以及宁波各地。
几十年过去,迁居的人们思乡之情在经年累月的发酵中越发浓烈。在移民杜崇满、杨敬省的倡议和许多库区移民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决定以著书、拍微电影的方式来铭记那段历史,疏解思乡之情。
牛头山库区文化三部曲由文集《回不去的故乡》、图文集《记忆里的故乡》、微电影《印象中的故乡》组成。
历时3年,如今,这个由牛头山库区移民自行发起、自行编著、自行拍摄的作品,终于接近尾声。
忆故乡
“拍得差不多了,我们再拍一组大家一起在大坝行走的镜头就收工。”在张勇的指导下,十几个曾经的老乡邻说说笑笑地朝出口走去。
“这里原来是坦头村吧!”俞国江和赵嵘峰一边走一边闲聊,人虽然向前走着,他们的眼睛却是不自觉看向水面。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溪一石、一砖一瓦,都让他们魂牵梦萦,难以忘怀。
初冬的的牛头山水库,远山含黛,碧波涟漪,好似一幅水墨画卷。一行人走入其中,给整个画面增加了许多生气。
年逾古稀的杜崇满,跟在队伍后面,行走缓慢。作为牛头山库区文化三部曲的发起人和负责人,基本上每一场微电影的拍摄他都在场,或是安排拍摄进程,或是帮助导演组织出镜者,或是自己干脆也上场,忙忙碌碌。
杜崇满,原牛头山库区广营乡人。他看着一批又一批的老移民离世,而年轻的一代对那段历史却不甚了解,意识到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我们这一代人再不去追忆,那么牛头山库区文化就会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如果留下一些文字和文集,若干年后,牛头山水库一带移民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乡土文化也不至于断层。”再者,在他看来,这些图文史料也可以慰藉库区移民的乡愁。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是库区移民的几位老友,获得了大家一致认可——他们决定将那段历史,连同故乡的花草树木折叠进书中,以著书的形式来铭记。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杜崇满的牵头下,一支以留存牛头山库区文化为目的的骨干队伍迅速组成。其中,赵明、陈建吉等人担任指导工作,陈兴忠、叶先龙等人帮助出谋划策,还有一大批当年的各村骨干也来鼎力相助,陈加月、李供胜等6位企业家则为书籍出版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2021年3月16日,经过梳理斟酌,身为主编的杜崇满在网上为文集《回不去的故乡》发布了一则征稿启事,号召故乡人写故乡事,体裁不限,要求内容真实,做到人人有故事,事事有乡音,村村有画面,乡乡有典型。
征稿启事发出后,分散在各地的移民反响热烈,留恋故土的情感似潮水般涌来。3月21日上午,杜崇满组织了一批乡友回到牛头山水库风景区开展了“回故里,忆往事”笔会活动。
那天,32人乘船游览了库区,一起怀念水下的故乡。之后,一行人召开了座谈会,讨论撰写乡土文化内容题材、组稿编辑等相关事宜。
文稿征集工作开展得还算顺利,不过短短半年就收集到了许多来稿。库区移民们发来一篇篇写满乡愁的文章,笔触细腻、感情真挚,或白描风物,或记叙细节,描绘了一幅牛头山库区农村的民俗风情画。
画故乡
文集《回不去的故乡》征稿启事发出后,图文集《记忆里的故乡》的收集工作也随即排上了日程。
与收集文稿相比,收集图片的工作多了些难度。物资匮乏的年代,留下的影像资料少之又少,原沙岗头村移民陈少军担当起负责人。一得到老照片的线索,他就会跑去收集,并将一张张来之不易的老照片、图纸都小心扫描,妥善保存。
即便如此,几个月的时间里,只收到了原来的黄竹园村和洋梵李村的2张村貌图,其余的照片则大多为老师和学生的毕业集体照。
没有照片,故乡的印象只能停留在想象阶段。怎么办?于是,杜崇满号召大家根据记忆里的样子,将故乡画出来。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征图启事刚发出,原广营乡的木匠李永成就找了过来。原来,早在2005年,思乡情切的他就开始绘制“故村图”。为此,他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走村入户核实资料,日夜兼程,数次易稿,只为了留下故乡的一点痕迹。
绘制移民村平面图、效果图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倾注了撰稿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比如:原双辇村的周惟撑、杨正兴、林斯河等人,自掏腰包聘请画师作画;原滩溪村的李供正、李海峰叔侄通过多种途径,请来省建设厅建筑设计院专业设计师绘画村图;来自原下蒋村金成鹏、金盾父子则双双从杭州特意赶回库区,利用设备航拍并精心绘制村图……
这些图纸经历了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的绘画后,又经历了多次修改,最后得以呈现。
不过,仅靠回忆画出的图纸跟当年真正的村貌到底是有出入,最后网络资深人士赵嵘峰解决了这个难题。
赵嵘峰刚到知天命之年,在这个移民队伍中,尚属于“年轻人”。
最开始,赵嵘峰并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虽然牛头山库区是他的老家,但他早早便随着父母搬到了城里居住,只逢年过节才会回去。
赵嵘峰的父亲赵万淼,擅长绘画,但由于身体不佳,行动不便。老人家得知了这件事情后很激动,仍抱病绘画。
“这样多费事,画出来准确度也不高。”看着父亲的坚持,他无比动容,想到可以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解读当年的卫星图来确定村貌地形。经过一番努力,他找到了方法,准确提供村图绘制格局。
在这个过程中,与故乡相关的记忆也开始清晰起来:他曾在这户人家串过门,在那片山头爬过树,在溪里摸过小鱼小虾……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之后,他也加入这个队伍,为故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历经三载,几度易稿,如今图文集《记忆里的故乡》已经基本编辑成册,只等年底印刷出版。翻阅样书,一张张褪色斑驳的老照片,一幅幅生动细致的手绘图,承载了每个村民对故乡沉甸甸的思念。
拍故乡
在最初规划里,牛头山库区文化只有文集和图文集两部分。2022年7月,一部由陈华组织拍摄的纪录片,改变了大家的想法。
陈华是原库区溪路公社西陈村人,出生在临海城关,2018年从台州通信服务产业公司退休。他热衷于乡土文化,退休后仍担任临海市桔子艺术团团长,负责创作微电影拍摄工作。
当时,他的摄影组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农民再教育为题材,拍摄了微电影《回到那年》《那年以后》上、下集,发到牛头山库区乡贤群后,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杜崇满看到后,突然想到可以以水库移民为题材拍一部微电影,让《回不去的故乡》《记忆里的故乡》在屏幕上以视觉方式再次呈现,这是对乡愁最好的慰藉。
于是,他在群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家纷纷响应。2022年8月,微电影《印象中的故乡》开拍了。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牛头山库区的村庄已经沉睡在水底40年左右,乡亲也分散到临海、椒江以及宁波一些地方,拍摄还原那时候的历史、人文、生活场景,取景难度很大。
为此,陈华领衔的摄制组想尽了各种办法,他们翻山越岭,走访了牛头山水库边缘地带的前岩、胜坑、南岙、年坑、外蔡、桐坑等老村落,搜寻农耕文化、生活风俗、历史故事等素材,向留守老人采访挖掘亮点。
每次拍摄,摄影组都要组织车辆和人员,搜集购买制作道具,十分不易。
“那些出镜者有的是我们自己人,有些则是取景村落的原住民,我们尽了最大能力还原当年库区人民的生活场景。杨冰滢作词演唱上、下集主题曲《牛头山水库我曾经的家》《这一别》。”陈华介绍。
微电影分为上、下两集,影片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风云激荡,既带有浓郁的怀旧情怀,又充满对现实生活的热情向往。陈华希望广大移民能从影片里追忆美好的故土时光,回味淳朴的风土人情,传承乡村的文化基因。
今年9月份,微电影上集已经上映。春节前,下集也将上映。
筹备牛头山库区文化三部曲,在旁人看来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可在众多移民的努力下,它成功了。在审稿审图审片过程中,陈建吉、陈兴忠、杨敬省、叶先龙、陈大建、俞国江、徐丽娇、杨花女、赵嵘峰、陈华、杜立平等十几位乡友无私奉献,发挥了主力作用。尤其陈兴忠发挥了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文稿、图片和影片的情节旁白等方面,均一一耐心细致地推敲和修改,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2022年,文集《回不去的故乡》最先出版。5000册成书,一经印发便供不应求,好评如潮。而图文集《记忆里的故乡》也被列入2023年度临海市文化精品扶持奖励项目。
故土难离,始终是千百年来积淀在中国百姓心中的情结。然而,为了国家大计,为了民族大业,库区儿女挥别家园,为水库工程让路。这份情怀值得永续留存。
那天,取完景,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大家恋恋不舍地乘车离开。和来时一样,浩浩荡荡的车队又一辆接一辆相继驶离。
牛头山水库在车后镜里越来越远,但故乡的身影在他们的心里却越发清晰起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