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庄嘉瑜 朱玲巧
关键词:均衡惠民,文化乐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人民幸福安康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幸福城市成色。
市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围绕这一话题纷纷建言献策。
均衡资源配置
再写惠民新篇
如何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透过市政府工作报告,答案跃然纸上:一条条用心用情的举措,让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一个全龄友好的幸福城市变得真实可感。
当前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养老需求和压力。市政协委员、双菱集团副总经理黄海滨建议,要创新实行老年人口网格化管理。“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利用‘网格+社会组织’等形式,将老年人照料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范畴,实行‘网格化管理、结对式照料’。”
针对养老工作人力资源不足、人工成本高的问题,黄海滨认为,台州作为全省首个全市域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可在高职类院校探索增设养老护理类订单班,或者明确养老护理类方向,解决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职称晋升工作等难题。
在台州工作一年多的光阴里,市人大代表、镇海中学副校长、台州分校校长朱寒杰时刻关注我市教育提质工作。
目前,我市教育在强化地区均衡和城乡均衡上持续发力。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普惠,朱寒杰建议,要持续发挥台州乡村名校建设经验,积极践行教育共富理念,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为更多学子拓宽优质教育之路,助推他们走向卓越未来。
去年,在高中教育提质的背景下,我市积极实施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登峰计划,取得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一等奖全覆盖等一系列硕果。在朱寒杰看来,要继续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在科技、人文、外语、体育、艺术等方面各有所长,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
挖掘本土文化
共享“精神盛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文化乐民,打造‘和合台州·有礼之城’市域文明品牌等一系列举措,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大家的信心和干劲。”市政协委员、浙江天琴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式掌说。
台州坐拥山海之势,人文景观独具魅力,也是央视跨年晚会连续三年主舞台的所在地。“台州一直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影视拍摄基地’,我们紧临‘横店影视城’和‘象山影视城’,资源上互补互利共赢,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台州具备了发展影视产业的条件。”丁式掌表示。
因此,他建议,在台州成立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各县(市、区)出台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政策,重视重用传统文化技艺人才,吸引更多影视公司入驻,挖掘编写更多台州故事,让“影视+旅游”成为拉动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以文乐民离不开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南宋时期,台州文风蔚然,达到历史上的高光时刻。如今,受限于人才、产品等方面,台州的文化事业有待发展。”市人大代表、临海市博物馆馆长陈引奭有感而发。
陈引奭认为,发展文化事业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沉淀。一方面,台州要在政策和资金上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与其他文化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例如,近年来,临海兴办“朱自清文学奖”等。另一方面,台州各地需要大力挖掘地方文化,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个性。
此外,陈引奭还建议,要加强高端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引进文化界的领军人物,带动本地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