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做好古村规划

台传媒记者钟露雅

李贺龙:市人大代表、椒江区前所街道前所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保护和开放古村资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前所街道前所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贺龙在日常工作与调研时发现,近年来,尽管江北区块在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发展迅速,但在历史资源挖掘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历史遗迹距今年代间隔太久,群众保护观念意识淡薄,保护政策法规没有落实到位,造成众多文化遗产闲置、荒废,甚至丧失殆尽。

因此,李贺龙提出《关于因地制宜做好古村规划的建议》,希望一方面保护发扬好江北历史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能够以此为中心带动江北区块第三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效应不断显现。

为保障江北整体开发建设资金,李贺龙建议市级明确具体牵头单位,成立独立运行公司,由市、区各出资50%,赋予该公司融资、拆迁管理、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等职责,调动调配资源,为江北新区的新发展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同时,充分发掘古村的历史文脉与遗迹,将新编制的古村规划与古村的历史结合,推动古村规划落地。以“古村特色”为基础,结合梵音豆腐、中科研学基地、户外露营等江北特色,打造新型文旅融合产业带。

“在古村规划管理审批上,因地制宜考虑古村自然肌理脉络,发掘古村特点,兼顾历史元素的保留与新建民居布局,在户型设计、日照距离上充分考虑村民需求。”李贺龙表示。

2024-01-19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92522.html 1 3 因地制宜做好古村规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