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地名里,藏着好多“龙”

▲五龙山,石夫人峰在此山之巅。

▲泽国镇的徐松河,当地人称为龙井河。

▲泽国镇桥伍村龙井池。

黄晓慧 文/摄

今年是甲辰龙年。龙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龙”意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因此,龙尤为中国人所喜爱,在各地地名中含有大量的带有“龙”字的地名,温岭也不例外,笔者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后发现,列入该库的温岭带龙地名有84个(不包括高龙乡、龙门乡等消失的地名)。

根据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及《温岭市地名志》《温岭县地名志》及《太平县古志三种》等诸种方志,笔者梳理了一下温岭的“龙”地名。

在陆地地形类别的地名中,温岭带龙地名有五龙山、九龙山、大龙山、伏龙山、龙岗山、龙鸣山、骑龙岗山、龙王山等。

其中五龙山,《温岭市地名志》载:“明《嘉靖太平县志》载:‘龙山在县东南八里。’山以形名,多峰峦,悬崖壁立,状如五龙昂首,故名五龙山。主峰石夫人峰,海拔185米,亭亭屹立云表作人形,上戴巨石,若云髻然,俗呼‘石夫人’。北即消山,又称‘消夫人’。宋朝时期已有此名,为市内一大名胜……”温岭新河镇也有一座五龙山,则是北五龙山,清沈文露有《新河杂咏·五龙山》一首咏之:“山势蟠青苍,宛如龙蚴蟉。涛声万壑来,不住三更吼。”

九龙山,《温岭市地名志》载:“清《嘉庆太平县志·叙山》载:‘九龙山在县西南。自梅岭分支,山势一折,群趋南向,状若神龙之赴海。’山因其形得名。位于坞根镇东南与城南镇西北之间……”

大龙山,《温岭市地名志》载:“因岗似游龙得名。位于温峤镇中北部,桐山东部。”

伏龙山,《温岭市地名志》载:“清《嘉庆太平县志·叙山》载:‘伏龙山,在松门旧卫城,一名崇宝山。城围九里,东北跨山而筑,横长如伏龙。’因沿山筑城形似伏龙得名。位于松门集镇东北部,东北西南走向……”

龙岗山,《温岭市地名志》载:“因其诸山岗盘亘,向有九龙会聚之说,故名。位于太平街道西南部,海拔497.2米。其上有1972年建的龙岗林场,松林280余亩,间有少量松柏。1978年设温岭电视差转台于顶巅。”

龙鸣山,《温岭市地名志》载:“清《嘉庆太平县志·叙山》载:‘龙鸣山,在县西四十里。上有龙湫,居人往往闻龙鸣,故名。其尖高耸,俗号美人尖(今名百花尖,海拔335米),登之,江海在一览中。’位于温峤镇东部。”

骑龙岗山即温岭大溪的金山,《嘉靖太平县志·地舆上》载:“金山,在王城山西稍北,上锐下阔,宛若金字,宋侍郎王居安作堂面之,号金山堂。”

龙王山,位于温岭松门龙门岛南端,因古时山上有古刹龙王宫,故名。

在南嵩岩景区中,还有一处名胜龙勥门(也有写为龙犟门的),《温岭市地名志》载:“南嵩岩 位于大溪镇东南方山东侧部渎境地,温岭至大溪公路经其山东麓。以龙勥门、龙勥峡、嵩岩讲寺为主要景点,面积3.86平方千米,属方山—南嵩岩景区。系火山岩劈理地貌,断层交错,地势陡峭,奇峰突兀,怪石嵯峨,峰峦起伏。一条狭长沟谷的两侧山坡呈陡崖峭壁,因受断裂切割破碎及流水下切,形成岩壁上的凹槽,传为龙所穿。”

陆地水系地名有位于温岭市温峤镇的龙鸣溪和泽国镇的龙井河。

龙鸣溪,因源自龙鸣山得名。在温峤镇南部,水出孟家岙,北至温峤镇街区,于温峤下街河头入西月河至江厦大港。龙井河即徐松河,“上跨龙井桥,河以桥名”。桥伍村在龙井河两岸,当地有龙井池,当地《龙井鲍氏宗谱》将鲍正行列为第一世,《龙井先生(即鲍正行)传》有白龙传说。

海域地名中,则有龙攻礁、龙门长礁、白龙头、下龙珠礁、上龙珠礁、龙门鸡冠屿、外龙眼礁、内龙眼礁、钓浜龙珠礁等。这些岛礁中,在石塘、松门两镇,有的原来还是无名岛,2010年时才被省政府公布命名,如龙攻礁、龙门长礁。白龙头“系三蒜岛南部向西南延伸之山体。长约550米,基部宽约40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因其端部有一溜白灰石岩层,远观若带,传为白龙游迹得名”。上龙珠礁,“因上有突出岩体,宛如龙眼,又因南有相似的小礁名‘外龙眼礁’,较之更近大陆得名。别名龙眼礁、上童”。而下龙眼礁则别名下童。

温岭有三座水库,是带有龙潭两字的,如龙潭坑水库,位于城南镇后里村,在古寺治平寺附近。白龙潭水库,位于箬横镇晋岙里村,2023年8月23日正式投用。乌龙潭水库,在城南镇照谷村,以所在地乌龙潭坑命名,又因在照谷村境内,曾改名为照谷水库。

温岭带“龙”字的村名也有多个,如箬横镇龙岗村、龙王宫村、街龙头村,城南镇龙潭村,坞根镇迴龙村等,除了街龙头村、龙王宫村,其余三个都是近年新增的。

龙岗村由原石岩头村、毛家洋村、应宅村三村合并而成,因辖区地处石龙岗脚下,故名。龙潭村是2018年8月时由原东辽村、沿坑村合并而成,因当地有龙潭坑(有寒坑龙潭风景区),故名。迴龙村是2018年8月时由原西里村、寺基村合并而成,因当地有两条迴龙溪(溪边建有迴龙宫),故名。龙王宫村,因其地古时有龙王庙,故名。街龙头,清《嘉庆太平县志·坊市》载:“街弄头市,在四都,一、七日市。”温岭市文广新局(当时局名)编的《温岭民间文学》一书,收入了箬横镇街龙头村(原属高龙乡)曾任箬横中学校长的退休教师陈人斋讲述、记录的一篇《告龙 解龙》,文中称,高龙(乡),古称“告龙”,街龙头(村)原称“解龙头”。而之所以称之为“告龙”,是因为有陈公告龙的故事。

乡名中流失地名,除了高龙外,还有“龙门”,因龙门岛而得名。曾称为龙门人民公社、卫东人民公社。

而流失的旧村名中,带有龙字的村名,有原乌龙岙村、塔龙村等。乌龙岙村2018年8月并入温岭城东街道萧北村,乌龙岙,在清《嘉庆太平县志》中记载:“……北岙夹谷茂林,白径前通,中容四五村落,土人呼胡咙岙。”它又有“护龙岙”之名,民国时当地有县立护龙岙初级小学。原塔龙村,因村委会驻地塔龙头而得名,塔龙头,《温岭县地名志》记载:“传说村西河涧居恶龙,贻害四邻,造塔以镇之,故名。今塔无存。”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所收的温岭的农村居民点地名,带有龙字的地名有25个,如奇龙穴、元龙岙、聚龙堂、灯龙岗、龙头、后龙头、龙王堂、黄坦龙、街龙头、龙汇头、龙坑等。简单介绍其中几个,如奇龙穴,位于温岭市城南镇小东岙村,《温岭市地名志》介绍称,“因其地旧有深潭,传为神龙所居,故名”。奇龙穴是风水学名词,或出于风水之说。此地名,又有据音写为奇龙月、骑龙月、奇龙元等名的。元龙岙在石塘镇新村村,2000年元旦举行新千年曙光节时,这一地名曾广泛传播,据记载,因闽人张元龙居于此岙而得名。聚龙堂在新河镇屿头村,因当地有一聚龙堂而得名。带有龙字,而实际上与龙无关的地名,则是石桥头镇洞桥村的黄坦龙,系“黄坦垄”演变而来。

温岭城镇居民点地名,带有龙字的则有宝龙生活广场、龙誉华庭、锦龙园。交通运输设施地名则有坦龙线、龙岗路、卧龙路、松龙路、汇龙路、龙翔路、龙兴路、聚龙路、龙王宫路、九龙汇商业街、龙井桥、龙泽桥、金龙桥等。

九龙汇社区居民委员会、九龙湖社区居民委员会、九龙大道、温岭市九龙学校、九龙汇商业街……温岭有不少地名和单位源于“九龙汇”。清《嘉庆太平县志》卷之二上“下保河”一条记载:“在县北五里。沙埭水所出,并承浃口河会横湖之水,北行自双桥达神童门,东行绕渭渚会上阳水,出叶梁桥。地势低洼,易受浸没。其中水道交错,条贯系夥,客舟乍至,往往迷失,摇历数转,仍回故处。自山上望之,盘旋九曲,历历如绘,九龙汇所由名。”九龙汇的形成,有张岳整理的关于九龙争斗的民间传说,收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 浙江省台州地区温岭县故事卷》中。

2024-02-27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95004.html 1 3 温岭地名里,藏着好多“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