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萌
继“i人”“e人”之后,“浓人”“淡人”成了如今风靡全网的社交新人设。“越来越多年轻人确诊为淡淡综合征”话题登上热搜,获1.2亿浏览量,“淡学”“淡门”等也成了全网流行的热梗。
人的“浓淡”,无关于人生态度好坏,而主要在于性格浓度与社交方式的不同。“浓人”,往往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欲、分享欲和交流欲,不拘泥于保持社交距离;而“淡人”,往往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享受独处时的自由空间,社交“淡淡”的,精神状态也是“淡淡”的。
而介于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伪浓人”和“伪淡人”。比如,有人会在面对面社交时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看上去像是百分百的“浓人”,但在线上社交时却总是缺乏兴致,存在“失语”和障碍;有人对待不同事物,也会展现出不同的情绪浓度。
正因为人的复杂与多面,让看似简单二分的群体,变幻出了不同的形态,也引发出更多探讨的可能性。
本期视点的受访者中,同样不乏“浓人”“淡人”之间的角色转换。长期高强度社交、高密度输出、高能量消耗的“浓人”,也在“淡”中找到温和的力量。常被视为情绪稳定、凡事随缘的“淡人”,也有积蓄迸发生命能量的瞬间,看上去虽然不温不火,其实内心深处也会有足够浓烈的自我表达。
他们普遍认为,所谓的浓度,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学会调适,这很重要。
让能量守恒,才能“浓淡相宜”。“浓人”和“淡人”,有着各自的情绪出口和能量来源。比如,有人以“发疯文学”发泄情绪压力,有人以“佛系”“躺平”应对生活问题,但应当处之有度,把握生活哲学中微妙的平衡,一味“发疯”“躺平”都是不可取的。
不同人获取能量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果以“浓人”“淡人”相对应,前者倾向于向外辐射,比如通过高频率的社交获取能量,同时向外界传递源源不断的情绪价值;而后者倾向于向内汲取,比如通过高质量的独处积蓄能量。二者没有高下之分,每个人都应发现适合自己的“能量池”。
卸下社交面具,才能做最真实的自己。“浓人”“淡人”,本身就自带强烈的社交属性,但有时它们就像是社交场合的面具,遮蔽了人最为真实的性情和面目。
在“搭子文化”等盛行的当下,年轻人对社交方式的选择愈加多元。强调边界感的社交,其实也是一种“淡”的表现。有时,舍弃不必要的社交,保留社交的边界,并非社交降级。真诚的社交,并不是带上“浓人”的标签去融入某个圈子,而是做真实的自己,去寻找同频之人。
跳出标签思维,才能更清晰地认知自我。从之前流行的MBTI(十六型人格测试),到今年盛行的“淡人”“浓人”之争,都是以标签化、类型化的方式来归类不同的性格底色。然而,人的状态是流动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人生面向与选择。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淡人”,也没有永远热情高涨的“浓人”,生活的浓度和能量,同样在自然地产生流动,而最重要的,还是成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