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卢珍珍
“你是‘e人’还是‘i人’?”
“我是‘淡人’!”
当很多人还搞不清楚“e人”和“i人”之间的差别时,“淡淡综合征”这一新标签又在青年群体中兴起,他们自认被确诊为“淡人”,习惯用淡淡的态度对待所有人和事情。
“淡淡”是种保护色
“哦,那算了吧!”
周二,当许久不联系的同学发来一个高中校友群邀请小梁加入时,她拒绝了。“能联系的朋友,我们一直都联系着,不爱联系的,加了微信群也不会联系,我还是不用加群了。”
淡淡交友,是小梁的姿态。
去年流行的“搭子”文化,是她倾向的社交方式,有共同爱好需求时大家聚在一起,其余时间很少交流,很有边界感。
30岁的小梁,是名外贸员,和客户长久打交道后,等到要和朋友谈天交心时,她反而不知道如何措辞了。在她看来,“浓社交”在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与回报往往不成比例,“维系一段友谊,需要各种成本,也会有情绪负担”。
在朋友眼中,她就是淡淡的存在。她从来不会主动约朋友,维系关系全靠对方主动,也不会在众人面前主动表达个人喜好,只是默默倾听。
小梁聊起自己深交过的一个朋友,“有次我们深聊到凌晨三点,深度剖析自己、原生家庭。交流完,整个人都虚脱了,没有一丝放松感。这种深度信息交换后,是一种情绪负担,很难承受”。
后来,朋友在没有告别的情况下,离开了黄岩去了广州,并删除了小梁的联系方式。没有难过,也没有不舍,小梁只是继续着她的生活。直到几年前,朋友再次添加她的微信好友,她们又重新聊起各自的生活,但这次没有深入,只是淡淡的。
小梁观察过,无论哪个场合,精力旺盛、感情浓烈的“浓人”,永远是主角。“浓人”似乎能轻易找到交流的话题,并有新朋友。有那么几次,她也希望自己能从“淡人”化身“浓人”,获得更多关注。但她失败了,乖乖当回“淡人”。
“‘浓人’需要你用高浓度的情绪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是个不断掏空的过程”,小梁做不到,她又重新回到自己舒适的“淡人圈”。
可能是因为她“淡淡”的姿态,当身边的人或事没有达到她的预期时,“大悲”才不至于到来。她说,“淡淡”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但“淡淡综合征”不等同于消极待人接物,“淡人”有自己与这个社会相处的方式,虽然她们的生活没有“多巴胺”,但她们情绪上很少内耗,也更关注自我。“这个世界总是色彩斑斓的,如果只有‘浓人’或者只有‘淡人’,那就不有趣了。”小梁说。
用“淡淡”对抗压力
小徐是椒江一家银行的职员,未婚,月供着一套房子。
她没明白“浓人”和“淡人”之间的区别,只知道,“不折腾”是自己生活的准则。在同个岗位,她已经工作了七年,一开始还希望生活会有所改变,但时间越久,这种改变的概率就越小。“单位有些政策太死板,你身处在一个小沟渠中,给你翻也翻不出水花。”慢慢地,小徐开始在工作上“躺平”,甚至已经做好在同个岗位上干到退休的准备,“不折腾我,一直有钱赚有钱花就行”。
在个人问题上,小徐就更“淡”了。
35岁的小徐,目前还是单身,除了父母着急之外,她觉得一切都很好。“如果有能力、够幸运组建起一个好的家庭,我也愿意,如果没有也不勉强。”对于另一半和婚姻,小徐很佛系,“结婚不要给我带来副作用就行”。
用自己的积蓄,买下一个单身公寓,是她毕业后“浓度”最高的一次选择了。
但“家里给的支持很少,每个月要还房贷,压力就很大。我没有钱,也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升职、结婚、供房贷,当人生重要的几条线交叉在一起时,小徐说心态好很重要,选择做个“淡人”,才能让她往前走,“焦虑、无助和沮丧的情绪,只会消耗自己。把这种喜怒哀乐都降到最低,减少自身内耗,也是一种能量积聚”。
在小徐看来,平静不是消极,反而是一种力量,它能帮助小徐对抗压力,给自己营造出稳定的生活环境。在波澜不惊的日子里,她能获得舒适感。
日子虽然循规蹈矩,但也不是没有希望了。
“我还在攒装修的钱,等有能力了,就能入住自己的房子了。”小徐和朋友买在同一幢楼,那是一个比小徐更“淡”的人,“她经济压力比我大,但是心态比我好”。
两个“淡人”,正以“淡淡”的方式,对抗着日常的压力。“我觉得‘淡人’也不是对所有事情都无所谓,只是她在心态上更加偏理性和冷静。”小徐说。
要不要自救呢?
“这样挺好,我能专注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需求,没有比较,没有心累。”小徐说,“浓人”或“淡人”,都只是一种标签,它也没有好差之分,“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平和,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