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拥抱市场 拓宽增收门路

本报讯(记者王恩兴)蒸笼中的乌米饭蒸熟后,被村民们放入石捣臼,参与体验的游客抡起木槌交替捶打起来……5月15日,路桥区螺洋街道上寺前村文化礼堂内举办的乌饭麻糍体验日,吸引了众多游客沉浸式感受非遗的魅力。

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台州有吃乌饭麻糍的传统习俗,而上寺前村的乌饭麻糍远近闻名,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游客孙红尝了一口乌饭麻糍后赞不绝口:“既有麻糍的糯甜,又有树叶的清香,味道很赞。”

“我们摘了280多斤乌饭叶,制作了1200斤乌饭麻糍,没想到销售一空。”该村党支部书记程香娇是乌饭麻糍制作的第三代传人,说起销售情况言语之间满是兴奋。

从5月1日开始的半个月时间内,上寺前村的村民都会在共富工坊制作乌饭麻糍进行销售。“半个月时间,参与制作的村民每人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程香娇说。

非遗与消费的结合,离不开各方的合力。螺洋街道和路桥农商银行合作,打造“螺Young·百晓”联建共富,由银行为辖区内的共富工坊提供专项服务。

“银行为我们提供了直播带货、上架银行小程序销售等服务。”程香娇说,更多社会资源的参与,让他们的乌饭麻糍销售变得更好。

2024-05-16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00874.html 1 3 非遗拥抱市场 拓宽增收门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