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筻筤竹”

程和平 /文

“筻筤竹”是台州方言。什么是“筻筤竹”?当竹子密集种植,形成作为屏障的篱墙时,这个篱墙就被称为“筻”,也称“竹筻”。方言中,“筻”的发音与“哽(哽饭)”“鲠(刺鲠喉咙头)”相同。“筤”,指的是竹子,发音同“狼”。因此,“筻筤”指那些形成篱墙的竹子,也叫“筻筤竹”。椒江话“筻筤竹”,其他地方也有简称为“筻竹”的。“筻筤”一词,习惯上也用来指代竹丛或竹篱(不是竹子加工后编制的篱笆)。例如,在描述某物位于竹丛之中时,人们会使用“筻筤哈”这一表达;而在描述篱墙一端的开口处时,则会用到“筻筤缺”的说法。

从构词的角度来看,“筻筤竹”是一个功能性名称,它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竹子品种。它与具体竹子品种的关系,类似于“行道树”与“垂柳”“银杏”“法国梧桐”的关系。 然而,民间却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筻筤竹”指的是单一的一种竹子,名字就叫“筻筤竹”。另一种则认为,“筻筤竹”就是青皮竹,也叫滩竹,温岭又有称“摇丝竹”的。还有观点认为,民间称为金竹、胆竹、苦竹等的竹子都算“筻筤竹”。由于文献资料中没有“筻筤竹”的记载,因此,孰是孰非,难以分辨。不过,人们通常认为,“筻筤竹”比较细长,密集丛生,比如在椒江老城区方言中,它的名称与竿子较粗的“毛竹”有别。

对照文献资料,“苦竹”有记载。“胆竹”,与清代方志中提到的“笪竹”读音相合。光绪《黄岩县志》记载:“笪”音胆,万历旧志作“䉡”。“胆竹”“笪竹”和“䉡竹”,还有“滩竹”,它们是否为同一种竹子的不同名称?还有,“金竹”,与方志中记载的“筋竹”“(上竹下堇)竹”是否是一回事?笔者亦不能确定。文献中也有对“摇丝竹”的描述。民国《台州府志》记载,“摇丝竹”为“钓丝竹”的误传。“钓丝竹”的特点是疏节、枝梢细长且叶繁。陶宗仪在《说郛》中引用了元代刘美之的《续竹谱》,描述了这种竹子源于蜀地,因其“状若垂钓”而得名。《说郛》里又说,“钓丝竹”是慈竹的一种,“弱梢垂地者曰钓丝竹”。元代李衎的《竹谱》中也有类似的描述,称这种竹子类似于“簜竹”,但节间横枝细弱柔和,能够垂下数尺,随风飘然摇曳,宛如钓丝,因此得名。又称,它还有“摇枝竹”和“摇丝”等别名。

关于“筻”是竹篱墙的说法,在古代字书、韵书中找不到记录。现代的工具书也没有提供可作参考的依据。词典通常只收录“筻口”一词,这是湖南岳阳的一个镇名和村名。据说,当地人将一种竹篓状的捕鱼工具称为“筻”,但此“筻”与篱墙无关。

然而,从民间用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筻”作为篱墙的称呼是存在的。此外,我们的地名也可以提供有益的信息。在黄岩,地名中有筻下、筻头山、旺竹筻,路桥有筻李王、双夹筻、筻里巷、倒筻塘,温岭则有筻头、夹筻、筻塘里、竹筻里桥等,天台、仙居等地也有带“筻”字的地名。

根据“国家地名信息库”的解释,这些地名中的“筻”多指竹丛或竹篱墙。例如,筻下,是因为村南早年有片竹筻(竹丛)而得名;旺竹筻,则是因为该村四周小竹多且旺盛,俗称为旺竹筻,同时指出“筻”在方言中音近“更”,通常指呈带形的竹丛,类似于篱笆。《黄岩县地名志》(1984)明确指出,“筻”是种竹为篱的意思,这与我们在方言中的实际用法相符。

此外,还有本地谚语可作为证据。如“筻里狗,筻外弗开口”。这条谚语的含义是,院子里的狗一跑出家门就不敢嚎叫了,大致类似于“屋里强”,这里的“筻里”和“筻外”即指篱墙内和篱墙外。

在台州方言的儿歌《摇筻竹》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筻竹”的踪迹,这进一步证实了“筻”在方言中与竹丛或竹篱墙的关联。《摇筻竹》:“筻竹娘,筻竹娘,你也长,我也长,晚头我来搭你比比相。今年是你长,下年我搭你样样长,后年我要比你长。”

竹子可以种在房前屋后,也可以种在河塘旁,有些地方将“筻筤竹”称为“筻塘竹”,这或许与它们常种植在河塘旁有关。“国家地名信息库”在解释温岭地名“筻塘里”时说,“因旧时村周多竹丛,俗称筻塘。”认为“筻塘”是竹丛。不过,也有另解的,如路桥地名“倒筻塘”是“村边有一口较大的河塘,塘岸有茂盛的竹筻倒到塘里,故名”。

不过,“筻筤”和“筻塘”之间的差异,很可能是由读音偏移导致的。

在方言中,“筤”的声母l和“塘”的声母d,发音部位相同,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容易互相偏移。这种偏移现象不仅限于“筤”和“塘”,也体现在其他方言词汇中。

举例来说,“突然”一词,在椒江话中被称为“蓦定(ding)头”,而在温岭话中则变成了“蓦临(lin)头”。另一个例子是“悬空”,三门话中既有“悬定(ding)空”的说法,也有“悬凌(ling)空”的发音。同样,“白天”和“夜晚”在椒江话中分别读作“日的(de)”和“夜的(de)”,而在某些地方则变成了“日来(le)”和“夜来(le)”。这些不同的发音,很可能原本都是相同的。据说湖南某地方言,“槟榔”的发音是“冰糖”,这跟“筻筤”读为“筻塘”如出一辙。

现在说说“筤”。在明代宋濂的《篇海类编》中,“筤”被解释为“幼竹”,而在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竹之丛曰筤”,“筤”即竹丛的意思。从台州方言来看,“筤”可以直接解读为竹子。例如,椒江话中的“撑筤”一词,就是指带枝杈的竹竿,可斜依在墙上,也可直立插在泥地里,用来晾晒衣物等。从这个名称可以直观地看出,“撑筤”就是“支撑用的竹子”。“撑筤”,别处也有叫“杈筤”的。

除了方言中的用法,古籍文献也为“筤”作为竹子的解释提供了佐证。例如,唐代元稹的《生春二十首》中有“斫筤(砍竹)”的诗句“斫筤天虽暖,穿区冻未融”;元代沈梦麟的《花溪集》中提到“赠我处士冠,送我苍筤杖(竹杖)”;明代刘基的《题竹木石图》则描述了“披烟细看苍筤叶(竹叶),知是湘君泪湿来”的情景;明代杨慎的《升庵集》中提到“蜀名竹丛曰林筤”;清代陈梦雷的《古今图书集成》中也有“ 吸松岫之清风,醉筤园(竹园)之磅礴”的描写。

说到“筤”,我们联想到“狼筅”,这是戚继光抗倭时使用的兵器。其实,“狼筅”是“撑筤”的改良版。《明史·戚继光传》中记载的是“筤筅”,描述了当敌人来临时,“火器先发,稍后,则步军持拒马器排列而前,间以长枪、筤筅。”在其他文献中,“筤筅”被明确解释为兵器名,与“狼筅”相同。

清代陈斗初编撰的《陈第年谱》说得更为明了,“狼筅,竹竿别名,戚公鸳鸯阵与藤牌并用”,陈第是戚继光的部将,也是音韵学家。

有说法认为,“狼筅”是广西的狼兵带到浙江的,因此得名“狼”,也有人认为,“狼筅”之所以叫“狼”,是因为其装有锋利的铁枪头,如同狼牙一般。不过,从直觉上判断,“狼”字的出处应该就是“筤”,也许在命名之初,想到过“筤仙”也说不定。此外,“筅”在“筤筅(狼筅)”一词出现之前,仅仅是指用竹丝做的洗锅子的刷子,即台州人说的“筅帚”。“筅”也可写作“箲”,从文字的构造中可以看出,“箲”就是用来洗刷的竹器,原本跟兵器是没有关联的。

总之,“筻筤竹”一词在台州方言里很有特色,目前民间使用仍然十分活跃。本文对“筻筤竹”的含义和用字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然而,“筻筤竹”究竟指代哪种或哪些竹子,以及它们的正式名称叫什么,这些问题仍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研究解惑,以期正本清源,明确其真正的内涵。

2024-06-29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04420.html 1 3 说说“筻筤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