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吴世渊/文 杨 辉/摄
临海东湖路上,崇和门广场旁,有一座奇怪的博物馆。馆内的展品,除了石头,还是石头,其质地、纹理、造型,可谓千奇百怪。
博物馆的主人陶冬宇,热情地为游客讲解每一块石头的材质、来历,以及该如何欣赏这块石头。
石头还能拿来欣赏?还真别说,在我国,收藏把玩奇石的传统由来已久。唐代宰相牛僧孺将石头“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宋代书法家米芾爱石成痴,以石为友。
“你看这块宝华石,上面的花纹,像不像一个老人在垂钓,这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再看这两块,像不像一对站在枝头,相互歌唱的喜鹊。”尽管人到中年,但聊起心爱的石头,老陶依然像个天真的孩子。
陶冬宇本职工作,是销售饮水设备,与奇石结缘,还得从十多年前说起。“当时,我在括苍山山间游玩,路过溪滩时,被一块怪石头吸引,好端端的石头,为什么中间有这么漂亮的花纹?”他捡起石头,拿在手中掂量一番,觉得好玩,就带回了家。
从此,陶冬宇对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寻找奇石,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每每得到一块绝妙的石头,他都能兴奋好几天。慢慢地,家中石头越来越多,堆满了整个屋子。
所谓赏石,其实赏的是意境。著名的黄山奇石——猴子观海,一块巨石形如石猴,眺望云海。温岭的石夫人,就是山顶孤峰凸起,远远望去,如美人头挽发髻,延颈削肩。这些自然形成的石头,因其独特造型,被人们赋予了人文内涵。
陶冬宇赏石,也是如此。他得到一块石头,总会对其样式、花纹展开天马行空的联想:这块石头上“画”着嫦娥奔月,那块“刻”着达摩渡江;这块是天然雕刻的雄鹰,那块如同一张狼脸。亿万年前地壳运动中,岩浆喷薄而出,冷却凝固后,变成了石头,经水流、风沙的洗礼,所呈现的图案,竟是草木虫鱼、人间万象。每念及此,他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感。
赏石有个固定圈子。“在台州,就有几千人玩石头,全国更是不计其数。”陶冬宇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石友”之间会相互交流,观赏石协会也会定期举办展会。但他不满足于同行间的交流,想把这份乐趣分享给更多人。于是在2018年,他创办了临海市逐真奇石科普博物馆。
博物馆分“和合文化展示馆”“赏石艺术展示馆”“矿晶化石展示馆”等9个展区,展览面积约900平方米,共有300多块奇石作品。开业以来,该馆约接待了5000名游客。大多数游客没接触过赏石,虽觉得这些石头很特别,却看不出其中门道,经过陶冬宇的讲解,才会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称是。
哪一块奇石,是镇馆之宝?总有游客这样提问。陶冬宇会领着他们来到一块黄色的石英石跟前。
“这块石头,是我从一位石友家的院子里偶然看到的,它乍一看,很不起眼,但细看,上面的孔洞很奇特,那时我的心怦怦直跳,就向主人以友情价收购,将它搬回了家。”到家后,陶冬宇将石头用水冲洗干净,放起来端详,越看越像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仿佛有人施了法术,将石窟缩小了。“石山无树本荒凉,满天神佛千窟藏。古有塞外江南意,一朝散去天幕黄。”这首描写敦煌的诗,用来形容这块石头,似乎再合适不过。
去年,陶冬宇带着这块奇石,参加首届中国石尚红魂奖暨第二届井冈杯观赏石精品展,受到了一众石友的好评,并被授予了本届展会的最高奖——“封面奖”。“这就是赏石的魅力所在,一块他人眼里平平无奇的石头,被赋予了故事与诗意以后,展现出了全新的价值。”
目前,逐真奇石科普博物馆被认定为台州市级科普教育基地、临海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陶冬宇本人也成为中国观赏石协会第一批赏石传承人。每到节假日,总有附近中小学的学生到馆参观。“赏石文化,不在于其收藏价值,或者能卖多少钱,而在于我们能通过一块小小的石头,去观摩大千世界。”陶冬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