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 卢珍珍 /文 潘侃俊 /摄
7月22日,农历大暑节气。
下午1点,椒江葭沚街道五圣庙,迎来了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刻,十几名渔民,将一艘重达1.5吨的大船,抬运并推出门。
这艘大船长8米,宽2米,船身画着各种中国传统故事,以及富有吉祥寓意的图案。船舱内不仅载有“床”“桌椅”“棉被”等一应俱全的船上用品,更配有“枪炮刀矛”等武器,还有“猪羊鸡”“五谷杂粮”。这艘大船有个特别的名字——大暑船。
将船拖至入海口祈福,从而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是渔民对大海的感恩与敬畏。
这个延续了150多年的民俗活动,被人们称之为“送大暑船”。
2021年,“送大暑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老的庆典,如今成了当地人的集体狂欢。
一条船,万人追。造出一艘精准、精美的大暑船,不仅费精力,还有各种讲究。
一
李佩青,81岁,椒江葭沚街道星光村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牵头负责“送大暑船”活动。每年农历四月,他便会召集当地十多名村民,商量造大暑船事宜。
这些村民平均年龄65岁,他们中有人做过渔民,也有人做过木工。虽是义务帮忙,但对造大暑船,大家都格外用心。
大暑船,按旧时三桅帆船等比例缩小后建造而成,毛竹和木材,是它的主要原料。
毛竹用来包裹大暑船的外部,用量很大。一般会挑选生长年份较久的老毛竹,这样的竹子韧性很高,长度一般在8米以上。
木材选用的是樟树木,质地坚韧,不容易开裂。要选用冬天砍下来的樟树木,晾透。大暑船身上大大小小的部件,对木材的要求不一样,挑选上会有细微差别。船板上的木材要粗要直,船梁得挑选有弧度的木材,能选上自然弯曲的木材,当然最好。
材料准备好后,师傅们就可以开工了。
73岁的王冬富,和李佩青是同村人,参与造大暑船近30年,其余老人如吴仙春、余吕兴、盛建华、周书祥等都不超过10年时间。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图纸、模板还有口口相传的诀窍,造大暑船的手艺才能延续至今。
各种工序,在多位师傅手中同时开始。剖竹子、削竹条、做“斗筋”、切木料,紧张却有序。
“斗筋”,是船上最为坚硬的地方。它由整块樟木制作而成,这样才能保证船头有抵抗撞击的硬度。用作“斗筋”的樟木,会按“斗筋”的弧度挑选,整个樟树木直径需在38厘米以上,长度在2.2米以上。
依照之前做好的模板,师傅在樟木上画出“斗筋”的线条。由于樟木比较坚硬,他们要在上面削出多道槽,再使用斧头,将木头表面砍碎。
控制好力度与角度,师傅落斧的一瞬间,要恰到好处。一斧又一斧,直至将多余的部分全部去掉。
为了加快速度,师傅还会使用电刨使表面平整,经过切削,木料呈现出“斗筋”的基本形状。最后再使用木刨,在“斗筋”表面,一道道推,直至表面光滑。
船体上的五道梁,最考验造船功底,它就像人的肋骨。大暑船的坚固程度、美观与否,全靠这五道梁的位置搭配。
从船头到船尾,五道梁依次为马口梁、驶风梁、正撑梁、老爷梁、护盾梁。
梁的主体,先用樟木板搭出大致轮廓,再用钉子固定好,将梁的模板放置在木板上,沿着梁的轮廓画出形状,准确裁出后,将木板边缘刨平,这样,一道船梁就完成了。师傅们要不断测量每道梁的长度和角度,确保每个细节符合图纸上的要求。
接着,就是通过一根长约8米的竹子,将五道梁串起。
首先,要在空地上弹好墨线,在五道梁相应的位置,放上长凳作为支撑平台,将这根8米长的竹子,固定在支撑平台上,再将五道梁固定在相应位置,这一步的固定,尤为重要,如果出现偏差就得反复校对。
将“斗筋”与五道梁组装在一起后,下一步,就需要钉竹条了。
竹条钉在船体外围,能增加船体的韧性,并能更好地承受风浪的冲击。钉竹条的工作量很大,要将处理好的竹条,随着船体的流线,横向铺在船体上。
大暑船的船体呈元宝形状,头尾较窄,中间较宽,竹条和竹条之间的缝隙,有着严格要求,竹条间太紧,会影响其他竹条,竹条间太松,会影响后续钉饰面板,松紧之间的秘诀,全靠师傅手中多年的经验。
除了“斗筋”、五道梁,大暑船还有船舱和船头等结构。师傅们用切割好形状的木板,搭建船头,前部上翘,才能更有气势。船舱部位,将竹条沿着船体,横竖相交,再搭建出船舱的面,从而构建出船舱的空间。
另外,切割好的木板,要钉在船体甲板上。
木头的坚固和竹条的韧性,两者相互配合,才有了大暑船的基本雏形。为了使船体更加美观,船体外围还将用饰面板包裹,依照流线型的船体,慢慢覆盖。
除了船体之外,大暑船还有舵、桨、帆等配件,这些配件都是按照正常渔船等比例缩小。大暑船身后的小舢板,则由王冬富一人制作完成。
二
在船体上做装饰,不仅为了美观,也赋予了大暑船更深沉的内在,它是人们祈求平安、寄托美好愿望的载体。
73岁的马益连,椒江章安街道华景村人,有57年的绘画经历,他为大暑船绘画,已有30多年时间。
大暑船每个构件,都绘有不同的图案。
船头画有虎头。
船体白色底漆之上,由上到下,分别刷上黑蓝红三种颜色的油漆。其余白色的油漆上,就像一张画布,可在上面装饰或绘画,常见的有关云长、岳飞、武松等人物,还有八仙过海等神话传说。
护盾梁的位置,以前画“顺”(发音),形似泥鳅样的神鱼,村民以此来祈求风调雨顺,现在改画龙了。
除了绘画,船上还贴有吉祥文字,如“送暑平安”“风调雨顺”。
“风调雨顺”所写的位置,被涂上了绿色漆。据造船的师傅们说,旧时在海上,船身上的绿色漆,是葭沚渔船区分于其他地方渔船的关键。因此,葭沚这一带的渔船,还有另一个名字——绿眉毛。
船舱位置有三个梅花窗,透过梅花窗里面别有洞天,旧时船员日常起居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桌椅、厨房、沙发、床等。这些都是按照传统渔船出海要求配备,只是大暑船上的都是微缩仿真品。
造大暑船时,师傅们常会说起一个词——讲究。造大暑船动工、做“斗筋”、钉船眼,都得选吉祥日子。
钉船眼,大暑船最后一道工序,在一片锣鼓声中开始。船眼,由凿刀雕刻而成,船眼要圆润,刷上黑色油漆后,有种透亮、精神的感觉。传统钉船眼,必须用三枚钉子,将渔船眼珠朝前固定。渔民们认为,只有这样,渔船才能在海中看到鱼,并带着渔民满载而归。
按照传统,造大暑船要在小暑节气前完成。放置、等待,它将等到大暑节气这天,迎来上万人的观摩。
三
在十多名师傅中,王冬富是造船年岁最久的。
王冬富原是一个渔民,19岁便在海上与风浪并肩。他见过大海平静的样子,无聊时,他靠收音机打发时间。他也见过海上的大风大浪,厉害时,能把木质渔船上的桅杆吹断。无助时,这个老渔民会祈求天地,给自己内心一点力量。
海上的风浪,让世世代代的讨海人,对大海心生敬畏。这种敬畏,一直延续在送大暑船活动中。
送大暑船活动,由来已久。
据《椒江续志》记载,在清代,椒江的海门东门岭上就建有五圣庙,当地渔民每年都要举行“送大暑船”活动。自上世纪20年代葭沚建起五圣庙后,活动便逐渐转到葭沚并延传至今。
据专家研究,台州送大暑船与古代中原的傩仪(又称逐疫)有一定关系,是古代这类信仰习俗的历史衍变形态。另一种说法,是与传说中的“五圣”(相传五圣为张元伯、刘元达、赵公明、史文业、钟仕贵,均系凶神)有关。它寄托了渔民们“祛灾”“祈求平安”的愿望。
“送大暑船”活动当天,大暑船被拖至椒江入海口,等待退潮那一刻,焚烧,并借助潮水的力量,漂洋至远方。
送走了大暑船,意味着一年的平安,负责造大暑船的师傅们,至此,才能松一口气。带着期许,他们等待着来年的造大暑船。
【手记】
旧时,造大暑船,放在五圣庙内进行。现在,造船工程放在五圣庙旁边的厂房里完成。
小暑节气后,造好的大暑船,会迎来不同的人前来观看。村里的老渔民,会认真查看整艘船的构件和装饰,如有不当,他们会毫不客气指出。大暑船要与真船一模一样,这是师傅们口中的“讲究”。
为了表示尊敬,旧时前来观看大暑船的女性,不能穿裙子,男性不能穿短裤、汗衫。直到现在,造大暑船时,男性衣衫不整仍不被允许。这是师傅们口中的“讲究”。
造大暑船动工、做“斗筋”、钉船眼,都得挑吉祥日子。这也是师傅们口中的“讲究”。
诸多“讲究”,是靠海吃海的海边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他们将这份敬畏寄托在“送大暑船”活动中,祈福、祛灾。
从凉爽的农历四月,到小暑节气,每天,师傅们都会义务来厂房帮忙。除了十多名师傅,路过看进度的村民,往往会留下来搭把手,出一份力。
“为了保平安。”你若问他们,他们会这样回答。这是所有义务参与“送大暑船”活动的人的心愿。在一年最热的节气,大家自发出钱、出力,为保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