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陈伟华 台传媒通讯员赵 洁
7月27日,记者从温岭市交通运输局获悉,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通报显示,温岭在全省首批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县创建中,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连夜治超,打击超限违法行为不手软
治超即治理超限运输,是指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对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汽车渡船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车辆进行的治理工作。车辆违法超限运输,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顽瘴痼疾,也是公路的“第一杀手”,它会破坏公路和桥梁及其附属设施,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7月18日凌晨1点钟,温岭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新河中队开展了一场治超行动。一名执法人员在监控室对嫌疑车辆轨迹进行跟踪和动态研判;另一名执法人员在超限检测站负责过磅检测;其余执法人员赴G228(丹东线)温岭段某路段,进行设卡布控。
通过对省公路监测监管系统温岭范围内的本月数据分析研判发现,该路段为违法超限运输活跃区域。当可疑车辆进入布控范围,温岭市交通运输超限超载车辆稽查布控驾驶舱随即会发出预警,队员们便立刻在车辆前方的红绿灯处拦截,引导司机到超限检测站进行检测。之后,他们对确认超限超载的车辆进行依法处置。若存在非现场执法违法未处理的积案车辆,要求其一并处理。
在整个行动过程中,队员们配合默契,行动迅速,确保现场秩序平稳、安全可控。此次行动一直持续到当天早晨6点钟,共检查车辆15台次,查获违法超限车辆8台次,其中涉嫌非现场执法未处理案件5件,逃避检测车辆2件。
从“人海战术”向数字执法转变
据了解,自去年被确定为全省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县创建单位以来,温岭市交通运输局依托数字赋能,积极探索科技+路面一起发力、线上线下精准打击的科技治超新模式,并推出了一系列有力举措。
推进网络建设,做好设备升级。目前温岭市已拥有14个治超非现场执法检测点位、30条治超非现场执法车道,今年将新建治超非现场执法车道1处,基本建成一张覆盖该市重要公路的治超非现场执法网络;做好设施维护升级,落实每月一巡检制度,升级抓拍设施,以提高特殊条件下非现场取证的准确度,以及证据的合规率;强化整治力度,实现精准打击。逐步推进治超非现场执法数据审核标准,目前已推进到“双六十”(即超限率60%以上或总重60吨以上),线索审核率达100%;加强重点车辆监管,对治超非现场执法3个月以上未处理、3次以上违法未处理的车辆,进行重点布控;对故意采取急刹车、多车辆并排、首尾紧随等方式逃避检测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
今年以来,温岭市交通运输部门共查处超限案件452件,其中治超非现场执法案件279件,占比达61.7%。治超工作从依靠“人海战术”向数字执法和精准执法转变。“我们开展联勤联动,针对超限率高于1.6%的治超非现场执法检测点位,路警携手重拳出击,每周开展不少于1次的联合执法行动。今年,我们共向公安部门抄送遮挡牌照、压线等交通违法行为85件。”温岭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陈林一说,他们还积极推进治超非现场执法“自助办”应用,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转变。在新的治超政策措施实施前,他们还向货运企业讲明治超形势和政策,宣传非现场治超的优点,争取企业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