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频:把文化印记留在鲜叠

图为文化特派员郑频。(受访者提供)

郑 频口述 台传媒记者郭天宇

实习生陆佳懿整理

我的主职是玉环市越剧保护传承中心的舞台美术负责,这一行我干了近30年,天天跟灯光、道具、背景打交道。

这段时间,我四处走访雕塑、活动策划等行业,发挥“智囊团”作用,想方设法把鲜叠的渔村韵味通过雕塑具象化,如今已完成初稿。

因盼望渔业生产年年丰收,鲜鱼堆叠如山,渔村故名鲜叠。这个主题雕塑便是鲜叠社区的艺术名片,在海岸边设置雕塑,鱼型造型层层堆叠,弧线金属制品模拟海浪,用艺术的形式展示“鲜”“叠”,准确反映和体现当地文化精髓,塑造文化打卡点。

这是我的初衷,把文化印记留在这里。

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村民们依靠海洋资源生活,同时也保留了许多传统渔村生活方式和文化,民风淳朴,社区虽老人居多,但几乎人人都能哼上两句温州调的戏曲唱词,这让我找到了“送文化”的方向。

送一台戏给鲜叠当“见面礼”再合适不过了。怎么送?送怎么样的戏?这是需要反复思考的文化考题。

经过推敲打磨,我打算打造沉浸式越剧体验项目“鲜叠往事”。通过“越剧+古宅”“演出+解说”“游览+体验”“文化+文创”的形式,配备专业越剧演职人员、越剧解说人员,为各地游客呈现了解与体验玉环历史、文化、生活的窗口,做好传统越剧文化的输出,提高文旅产业的文化含金量。

解决了“送”,如何“留”下文化印记?文化不能像一阵风刮过,要实实在在为社区留住文化。

鲜叠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大量自驾爱好者打卡一号公路,却不知起点处这个美丽渔村叫什么。缘由是鲜叠没有一个显眼的村牌。

正巧我爱好书法、篆刻,是西泠印社的社员,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这方面有一定人脉资源。为此,我联系名家名人为渔村题字,设计“鲜叠渔村”村名石刻。

光有村牌还不够,我计划打造鲜叠沙滩景观台,以各种鱼类的形态为主,以金属雕塑的形式呈现,加上灯带灯光效果,体现鲜叠社区独特的风景,成为鲜叠村标志性打卡点。

漫步沙滩,阵阵海风拂面,总会给人带来艺术灵感。下阶段,我打算在这片沙滩上办一个书法展,以沙为纸,通过书法家的神来之笔,让文艺的风刮得更大些。

村况:

鲜叠社区位于玉环市南面,区域总面积0.76平方公里,地处瓯江港口、龙头山下,是乐清湾的门户,与天然深水良港、国家一类口岸大麦屿港相连接。社区水陆交通便利,距市中心仅20公里。

社区设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党员86名,总人口3005人、1100户。

鲜叠社区是一个纯渔业地区,目前基本上从事二、三产业,本地企业以冷冻厂为主,“风潺”“虾仁”等各类鱼鲞是鲜叠特色产品,闻名遐迩。

目标:

通过2年时间夯实鲜叠社区文化基础,打造“渔村焕新”项目。立足于村民最质朴的生活和文化需求,深挖渔村特色,结合文旅发展需要,通过场景打造、情景再现,从味觉、感觉、视觉、触觉四大方面,打造集美食体验、民俗博览、文创物产、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景式渔文化体验村。

2024-08-26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08746.html 1 3 郑频:把文化印记留在鲜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