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婷婷
“共享”一词,近年来十分热门。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层出不穷,但你听说过“共享奶奶”吗?宁波有一群奶奶,她们自发分组,穿上红马甲,高举接送牌,每天轮流前往社区幼儿园和小学接送孩子,4年时间内共守护600余名孩童平安回家,被亲切称为“共享奶奶”。
“共享奶奶”志愿服务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也是观照现实的民间善治。面对部分家长面临的“无人接娃”“不敢找陌生人接娃”困境,“共享奶奶”们愿意换位思考、体恤不易,有效衔接了孩子和家长的时间差,解决双职工家庭孩子无人接送、无人照顾的现实难题。同时对退休在家的老人而言,参与志愿服务有助于发挥余热、实现价值、赢得尊重,同时也收获了孩子们的陪伴,丰富了老年生活,拥有更多回报社会的满足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守望相助,“共享奶奶”唤醒并凝聚人们彼此间的情感,让我们重新认识和定义邻里关系。同样,当奶奶们需要帮助时,孩子和家长也毫不犹豫伸出援助之手,回应以善意。
“共享奶奶”在各地相继推广,这种互惠互助的公益模式,充分展现了团结善念的品质,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要让这份人间温情走得更远,“共享模式”还需进一步“升级”,有效消除双方的后顾之忧,让这份爱心长久延续。
拧紧风险“安全阀”,绷紧防范“安全弦”。在这支特殊的“银发志愿者”队伍开展服务前,建立并完善志愿细则,打造社区、学校、交警等多方联动“安全+”系统,共同建设回家“放心路”,明确潜在风险和承担责任,深化监管和流程规范,最大化降低甚至消除志愿服务风险系数,避免因在服务过程中发生意外磕碰而引发矛盾纠纷。
筑牢队伍“蓄水池”,打造服务“新名片”。“共享”只是一个标签,背后涌动的博爱如溪流般潺潺不息,要让爱在规则范围内更好延续,需得严控“银发队伍”的出入机制。严把“入口关”,充分掌握报名参与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属意见和职业经历等信息,做好综合评估。守好“出口关”,链接专业社会工作培训机构,对参与服务的老人进行专项培训指导、专业化服务技能训练,优化志愿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打造具有特色和示范效应的服务品牌项目。
打好信息“资源牌”,激活服务“驱动力”。借助数字信息平台,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发布、实施过程、人员参与、服务情况的全程信息化,推动志愿服务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建立志愿者服务活动账户,以“时间银行”等方式,累积志愿服务时间换取后续被服务时间及相应物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探索爱心回馈机制,对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宣传表彰等,持续激发参与老人的积极性,推进“共享”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让“奶奶”这一身份从固有的家庭情境中走出来,搭建起人与人之间爱的温暖桥梁,让善举和温暖在人与人之间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