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五瓣”诗人陈琴朋

▲右一为陈琴朋

黄晓慧 文/摄

温岭现代文学史上,曾有一个上世纪30年代成立于新河的五瓣诗社,《新河镇志》是这样介绍它的:“民国时,一峰书院(按,一说名长峰书院)学子朱伯康、毛莘、陈琴朋和赵寿珍、徐行结五瓣诗社,有《五瓣集》留世,陈琴朋著有《寒翠轩诗稿》,毛莘著有《七十一吟》。其中朱伯康是新河山西街人,曾投笔从戎,参与淞沪抗日之役,后留德获博士学位,为复旦大学经济系第一任系主任。”

朱伯康在自传《往事杂忆》中,回忆了长峰书院的学习生活:“长峰书院的功课,虽然仿照高小及初中,设有国文、数学、理化、生物,但是重点在国文,最好的老师也是国学先生,先后有毛济美、王仲枚、蔡椒民诸先生,都是温岭有名有道德的儒者。他们不求名利,饱学而爱生,传道多于解惑。他们都主张‘士先器识而后宏艺’。各种功课中,学生最感兴趣而得益最多是《古文观止》《左传》《史记》和《汉书》,《幼学琼林》亦是学生喜欢读的书。其他功课凑数而已,并不重视。作业最多的亦是国文方面,每两周须写作文一篇,先生细看后加以圈点和改正,好的卷子先生在课堂上表扬,并交各生传阅。这样学生的作文进步甚快。此外,每周还出题目,作对联,练习平仄声韵和对仗。在长峰书院读过书的学生,几乎人人能做诗,能写楹联对对子。当年曾印行一本《五瓣诗集》,其中有三人就是长峰书院的学生。那五人是:毛莘、陈琴朋、徐行、赵寿珍和我,毛、陈和我是长峰书院出身,徐、赵是温州中学毕业生,都是小同乡。”

其中的陈琴朋,笔者多年前在《温岭风景名胜》一书中看到他写的《横峰道上》:“青草池塘噪晚蛙,疏林尽处是山家。春风三月横峰道,遍地猫儿脚迹花。”诗中“猫儿脚迹花”写的是紫云英,这首绝句词句隽永,令人难忘。美术史论家、画家王伯敏也是陈琴朋的学生,他在回忆录中,也专门提到了后两句诗,称“读了至今未忘”(见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王伯敏美术史研究文汇》)。

不过,写出这样好诗的诗人却像李贺一样短命,陈琴朋在1943年,年仅36岁时就咯血病逝了。

关于五瓣诗社及诗人,目前能找到的详细一点的资料,就是温岭诗人李圆疆所写的《诗人和毛尺园》,毛尺园即毛济美,晚清至民国时期有“浙南才子”之称的温岭著名文人。据该文介绍,“《五瓣》诗卷编印于1933年,有绝句100首,计朱伯康23首、徐行22首、陈朋20首、毛莘14首及赵寿珍21首。这本诗卷是《五瓣》作者早期留教于新河城内授智中学(现已易名新河中学)的作品。后来五人先后离开了孕育过他们诗歌创作的摇篮,进入不同的客观环境……”顺便提一下,《五瓣》浙江图书馆有藏,温岭博物馆复制后在馆中展览。

关于陈琴朋,该文中有这些介绍:

“陈朋(1908—1943),字琴朋,本市长屿人。南通大学高才生,先后任宗文中学、授智中学教员。遗著有《寒翠轩诗稿》传世。他是毛尺园的高足,《诗稿》中有《哀挽故师毛尺园先生》诗:‘布衣又失我公贤,故里风骚谁复传?禅悦枉为娱老计,诗情记在养花天。伴梅旧是林逋鹤,种菽尚留元亮田。行傍晋湖亲展拜,愁瞻墓树碧于烟。’时人评他《书舍晚望》中‘夕阳褪尽猩红色,深巷人家渐吐灯’句用一‘吐’字,殊觉清新。”

“他在授智中学的同事黄岩喻信厚序其《诗稿》,有‘怡情适性似白乐天,腴词丽句似杜樊川,豪情逸趣似王渔洋’,确非虚语。临海项士元题其《诗稿》‘横湖诗人,近代当推黄壶舟、今樵昆季……展读之下,觉音调铿锵,才情横溢;倘假之年,奚难追踪二黄哉!’可惜他在未展诗才的英年,遽行逝世!毛莘《怀亡友琴朋》诗:‘才调翩翩壮岁亡,邓攸无子倍凄凉。锦囊剩有呕心句,合是三生长爪郎。’徐行《哭琴朋》诗:‘俯仰难忘旧日情,重寻踪迹过新城。花开禅院诗人死,水涨横塘塔影生。一夜书楼愁入梦,十年艺苑愧齐名。广陵绝调真成绝,何处教听戛玉声!’其同侪寄以哀思,并深表惋惜之情。”

关于陈琴朋身世的更多信息,可从赵立民(赵乾)《楝花庐遗集》中的《陈君琴朋传》中得知。其中也写到他的为人和才情:“君神夷气清,襟怀洒落,与人坐谈,雍容谐谑,人皆乐与之交。顾自守甚介,所至偶有不合,辄拂衣而去,不少留恋也……君之论诗宗渔洋神韵之说,故其所作虽寥寥短章,益耐人讽咏寻味。”

《楝花庐遗集》还有多首悼念陈琴朋的有关诗词,如《贺新郎·和沧海寄雪风》(六章录第四章)《哭琴朋六首》等。

哭琴朋六首 /赵立民

其一

十载抗颜作导师,苦吟瘦尽旧腰肢。

贪看桃李盈门好,呕出心肝不自知。

其二

底事吟魂化杜鹃,小楼云锁月如烟。

异时感旧长山道,泪堕双门古洞前。

其三

因缘文字久相知,落月停云系梦思。

独记方城沉醉夜,双樱花下共谈诗。

其四

剧怜五瓣余四瓣,小垒三人少一人。

凄绝人琴踪迹杳,遗诗染上泪痕新。

其五

乏嗣直为伯道俦,玉楼一召万缘休。

双亲白发香闺泪,终累幽魂午夜愁。

其六

夏杪扁舟曾访戴,只鸡斗酒话当风。

谁知一别成千古,回首前情似梦中。

2022年初,在温岭图书馆查阅《晋山毛氏宗谱》时,发现谱中有毛莘的《怀亡友陈琴朋》五首诗。其二:“渡江书剑气凌嶒,独上狼山吊骆丞。倦思莼鲈嗟落寞,归笺骚雅拥青灯。”其五:“昔年踪迹到鼋潭,咫尺青山柏再探。絮酒携将三月暮,孤坟一哭白莲庵。”

从“孤坟一哭白莲庵”一句可知,陈琴朋之坟墓,当是在屿头村白莲堂附近。笔者初以为陈琴朋是楼岙村人(该村陈氏为大姓),而据温岭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同仁指教,实是屿头村人。

为了写这篇文章,笔者查阅了《温岭遗献录》中的陈琴朋遗作,发现他写过一首《狼山谒骆宾王墓》:“中朝士子尽浮沉,一檄煌煌四海心。慷慨陈郎余一楫,江湖归去暮云深。”毛莘《怀亡友陈琴朋》诗中的“独上狼山吊骆丞”即指此事。

而诗中写到的“鼋潭”,则在箬横镇晋岙里村大坟山。晋山毛氏的始祖毛贞德,字彦深,号流离翁,其墓即在鼋潭,毛济美作有《鼋潭上谒始祖流离翁墓》四首。

同为“五瓣”诗人的徐行(徐方震)在其《双樱楼诗稿·江湖集》中,也有四首七律《哭琴朋》悼念亡友。

为了解陈琴朋这位“五瓣”诗人的更多事迹,两年前笔者曾专程走进新河镇屿头村探访,找到了陈琴朋的侄孙陈玉球。他的二叔陈乃华过继给陈琴朋。陈玉球和陈乃华带笔者去白莲堂后山看了陈琴朋墓和其父陈复初墓,两座墓并不做在一处。陈琴朋与妻子王国元(92岁时去世)合葬墓在其祖父之墓东侧。其父陈复初墓由温岭城北六份民国名律师张陈烈(幼直)书写墓碑,上写“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穀旦,清五品蓝翎广西梧州地方审判厅主簿陈公复初讳奏勋配毛氏宜人偕女素梅之墓,本处百岁坊,世侄张陈烈恭题,男琴朋敬立。”

陈玉球告诉笔者,他们这一支陈氏,是从六闸那边迁居到屿头的(如此,则属于温岭金清陈氏,其辈行用字有“国家有嗣恒兴维邦”,陈琴朋就是“恒”字辈)。他们所住的地方,就叫百岁坊,因为曾经有座百岁坊,坊是为小屿后一位不通谱的陈氏百岁老人而立的,上世纪 60年代初坊都还在。百岁坊在长屿一带非常有名,过去有口水井以水质好出名,有民谚“百岁坊格水,长坎头格鬼”,后一句指双门硐那边的坟多。

陈复初(奏勋)是毛济美组织的四乐社成员之一,是该社的娱乐股主任,林丙恭《蕉阴补读庐诗稿》中《同柯心补鹾尹玫雇船进城,便道访陈复初少尹,旋游双门洞》等诗中写到了陈复初。赵立民《楝花庐遗集》中有一首《醉后偕复初丈游双门洞》:“冒雨且游山,言入双门洞。笑煞两酒徒,既醉还入瓮(原注:洞形如瓮)。”

上月18日,为了寻访民国版《屿头陈氏宗谱》,笔者再次来到新河镇屿头村,意外地从陈琴朋的继子陈乃华家,寻访到了陈琴朋的一张合影。真是珍贵,这是笔者第一次看到陈琴朋的形象。

那天上午,笔者在屿头村老宅第司马第拍照时,邂逅村民陈灵平,他得知来意,热情地将笔者介绍到87岁的陈乃华家寻访,交谈后得知,陈乃华家还珍藏着一张陈琴朋与温岭县中同事的合影。

这张照片虽已破损,上半部几乎全部断裂,画面上也有斑迹,但合影的四人形象还是清楚的。陈乃华说,右边那位就是继父陈琴朋,这是家中仅存的一张陈琴朋的照片了。

照片为竖幅拍摄,背景中有窗等,四个合影者左边三人皆穿民国学生装,都是坐着的,右边的陈琴朋则穿着长衫站立着。

“估计照片中的人都是温岭中学的老师。”陈乃华说,但是他不知道另外三人的名字。

陈琴朋无儿无女,陈乃华8岁时陈家就让他过继给陈琴朋,因为他生父与陈琴朋是堂兄弟。

陈乃华说,陈琴朋的妻子叫王国元,是泽国南洋王(现属于章袁王村)人。“我叫她姆娘,姆娘92岁时去世,有24年了。”陈乃华家还留着姆娘嫁过来的一口木橱,中间的橱门上,写有“晋砖五鹿宜孙子,汉洗双鱼大吉祥”一联。

据陈乃华介绍,陈琴朋去世后,还留下了不少书籍,有唐诗选等书,现在家里只剩这张照片了。

笔者了解到,《五瓣》诗集已由专人整理将列入《温岭丛书》,不过尚未面世,待此书出版,读者即能看到收入其中的20首陈琴朋遗作。

2024-10-15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12477.html 1 3 温岭“五瓣”诗人陈琴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