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卢珍珍
上千年来,“和合基因”一直流淌在台州人的血液里,它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生存哲学。
以山海为伴的台州人,世世代代接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在这片山海间耕种、捕捞。直至现在,我们依旧遵循着“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振兴乡村走向共富。
天人合一 和谐共生
刚刚过去的夏天,临海网红溯溪地岙底罗村,成了年轻人最向往的地方。
这条绕村而过的溪流,名为香年溪,全长30多公里,滋养了沿途包括岙底罗村在内的6个村庄。立足于香年溪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古村落优势,去年9月,临海江南街道“江南·溪望谷景区”正式开园。
顺应天地法则,遵循“天人合一”,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唤醒乡村、振兴乡村的前提。
山、水、田、古村落,是“江南·溪望谷”整个项目的灵魂。自溪望谷项目开展以来,江南街道对古村落进行保护修复,最大程度保持村落原始风貌,抢救性修复李景庆故居、大岙四合院、李氏宗祠等一批破旧损毁的古民居。
现如今,沿着溪流打造的向往生活,迎来了溪望发发呆茶饮、溪山咖啡、野溪湾营地、共富市集等新业态;依托沿线1400亩茶园,所打造的茶创空间“共富工坊”,既有茶食所又有茶观光工厂;结合本地农产品,打造的米N加工共富实践基地,就有米酒观光工厂、“糯叽叽”特色手作坊……一幅农文旅融合、产业互融的乡村共富画卷,就此展开。
自开园以来,“江南·溪望谷”累计吸引游客55万余人次,产生直接经济收益900万元,沿溪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0万元。以“江南·溪望谷”为核心的临海市沿溪乡村共富示范带,还入选省级首批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
后岸村,天台的后花园,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这里是诗僧寒山子的隐居地,因为寒山子,整个村子自带“和合”文化气息。
沉浸式体验“和合文化”,是这个村落最独特的地方。
以“寒山诗境、栖隐后岸”为主题,后岸村被打造成寒山文化IP主题村落。在充分挖掘自身“和合基因”后,后岸将文创产业与研学、写生、创作游相结合,打造了和合书苑、石文化一条街等研学基地,并开展和合年俗、和合康养、和合宋韵等文化艺术研学活动,与长三角高校联盟,打造出长三角校地共建研学基地。
和而不同 和实生物
自从玉环干江镇成为网红地之后,这里迎来了许多游人,还有不同的取经之人。
乡村共富之路,到底怎么走?人们会发现,这里藏着“和合因子”。
干江镇的上栈头村,是共富路上的带头村,2018年自创了“村民占股49%+村集体占股51%”的股份众筹模式,借助山海自然之势,筹资建设滨海玻璃吊桥等旅游项目获得成功,实现摘帽脱贫,晋升成为游人不断的“网红村”。
处于高山的上栈头村,明白一个最为朴素的道理:想致富,既要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要遵循人与人的和谐。
为确保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少,一户都不落”,让低收入农户也充分享有入股分红的同等权利,该村党员干部主动与低收入农户结对,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并垫资入股,分红时优先归还村干部本金,让低收入农户享有后续红利,成功帮助全村低收入农户增收。
五年来,上栈头村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从不足8000元跃升为800万元,村民累计分红1000万元,为玉环市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干江模式”实践经验。
上栈头村先富了,邻村的炮台村,则把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致富行动。
炮台村,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做强“高空玻璃漂流”来助推乡村共富,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长达2000多米的高空玻璃滑道,是炮台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机遇,它走出了一条山海资源与文旅振兴的和合之路。
另外,干江镇的双兴村,依山傍水,依据“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庭院革命”等和合村居创建要求,重新整治公共道路,并在村民的门前屋后种植花草,营造出舒适的村居、庭院环境。
来到干江镇,人们沉浸体验网红旅游项目,也润物细无声般感知到“和合”的力量。
在股份众筹基础上,干江镇创新实施“工商资本投资+村集体每年3%分红”的合作机制。引入社会资本、专业团队开展项目运营管理,村集体每年按营业额的3%获取分红,实现村集体经济与社会资本的双赢。
同时,由镇级牵头相关文旅发展集团,按照“镇级40%+15个村累计60%(每村4%)”原则开展全镇域众筹,布局跨村项目,实施“共富飞地”项目,连线成片培育具有干江特色的全域共富产业带,惠及更多乡村。
2023年,干江镇谋划总投资6.19亿元,涵盖海底火山温泉、露营基地、冰雪世界等全域共富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就业岗位2000余个,带动300多名低收入农户增收,全面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