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压岁钱培养孩子理财能力

台传媒记者杨梦倩

除夕当天,59岁的周女士在自动取款机前排了半小时的队,终于取出5000元现金。“包压岁钱,当然要新钞,连号的更好。”周女士告诉记者,每年春节,各家银行和自助取款机都排满了长队,大多和她一样是来取现金的。

压岁钱是我国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寓意着“压住邪祟”,红包里包裹着远离疾病、健康成长、平安如意的美好祝福,承载着对晚辈的关心疼爱和殷切期待。

今年春节,3岁的小花(化名)收到不少来自亲戚的红包,外公外婆3800元、爷爷奶奶2800元、小姨520元、太婆820元……加起来有八九千元。

据小花的父亲王先生讲,女儿出生后,每年春节都能收到亲戚朋友给的压岁钱,积累下来已经有一笔不小的财富。为此,他特意为女儿办了一张存折,将每份压岁钱都存入银行,并备注上是哪位亲戚赠与的红包。

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压岁钱少则几百多则数万,如何处理这笔钱也日渐成为一门学问。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像王先生一样,愈发重视对压岁钱的存储管理。“我小时候特别期待压岁钱,最后都上交给父母保管,后来这笔钱就杳无音信了,我当了妈妈后,想着绝不碰孩子的压岁钱。”市民刘潇说,压岁钱是小朋友的第一笔专属资金,正好可以拿来培养孩子科学理财的能力。

对于压岁钱怎么花,刘潇表示,她的儿子乐乐,今年收到了将近5000元压岁钱。她将大部分存入银行,再把剩余的几百元给孩子零花,让他买喜欢的物品,前提是不能乱花钱。

“给孩子一定的金钱支配权,他能学会规划开销,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对金钱会有更加直观的认知。”刘潇说,乐乐很懂事,基本不乱花钱,有需要买的会和父母商量。

压岁钱大多是以现金的形式赠与,随着时代发展,衍生出了越来越多的花样,例如网络红包。“我儿子一家都去三亚旅游了,春节碰不上,就给他们发个微信红包,省了麻烦。”椒江的余大爷说,不管形式怎么变,都是长辈对晚辈关爱与期望的一种情感表达。

2025-02-05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20741.html 1 3 用压岁钱培养孩子理财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