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东北生鱼馆

刘向阳

儿子考上浙江大学,大三时便搬到了台州椒江。妻子打电话问原因,儿子答:“浙大的医学研究院就在台州。椒江景好、人好,我打算留在这里。等您和爸爸退休了,我就将二老从东北接来养老。我可以做家教挣钱,维持咱们的生活。”妻子说:“那能挣几个钱,还是老妈想门路吧。就凭老妈的手艺,到哪都能吃得开。”

提起妻子的厨艺,凡是认识她的人,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急性子的妻子,退休的第二天就逼着我与她登上高铁,来到了台州。到台州的第二天,妻子就风风火火地开始选址,最后在市郊租下了80平方米的门店。她办下营业执照,花钱请人做了招牌,店名叫“老东北生鱼馆”。

选了个吉日,妻子起了大早,找到全市最大的农贸市场,买回来100公斤黑鱼。临到晌午,放了一挂鞭炮,就算是开业了。

妻子开的馆子与别人的不太一样。一般馆子的灶房在里面,她的灶房却明晃晃地放在临街,和行人只隔一层厚厚的玻璃。

妻子说,行人肯定好奇怎么做生鱼,咱就让人看看新鲜。当着人的面做生鱼,才能让人放心。每道工序都干净透明,客人会对卫生状况打消顾虑。只要有一个顾客进了馆子,就会引来不断流的顾客。尝过生鱼的人,会成为咱们馆子的宣传员,生鱼馆的生意就会火起来了!

果然不出妻子所料。行人隔着玻璃,看她麻利地用锋利的刀切开黑鱼尾,只伸手一扯,便将半张鱼皮扒了下来。她将鱼翻个面,照样在鱼尾来一刀,再伸手一扯,半张鱼皮又被扒了下来。接着,她抄起剔骨刀,游刃有余地将鱼肉从鱼骨上一点不剩地剔了下来。再翻过另一面,用四指一扯,鱼肉便麻溜地离开了骨头。妻子将整块的鱼肉放进盛满老醋的盆子里,又拎起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黑鱼,开始重复扒皮、剔肉的程序。

此时,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妻子最拿手的技艺才开始显露——只见她从浸泡鱼肉的醋盆子里拿出一块鱼肉,一只手抄起切刀,另一只手按住鱼肉,随着刀碰砧板发出的节奏均匀的“嗒嗒”声,半透明的鱼肉片一顺顺、齐刷刷地倒在了砧板上。妻子的“表演”引来了一片“啧啧”的赞叹。

接着,她用长片刀将生鱼片不走样地从砧板上铲起,码放到长磁盘中,然后从冰箱里捧出陶瓷罐,里面装着用她爷爷传下的独家秘方配制的拌鱼料。她用勺子舀出料汁均匀地洒到鱼肉上,再撒上酱油、香油、辣椒油、盐、葱花和香菜末,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生鱼便制成了。

那些隔着玻璃看新鲜的人,越看越觉得神奇。有些人看得直咽口水,有些人还有顾虑——那可是没经过任何煎炒烹炸的生鱼啊!

此时,一男一女牵着手走进了馆子,要了一盘生鱼。女孩欲夹不敢夹时,男孩早已将生鱼放进嘴里。女孩看着男孩美美地嚼着生鱼片的样子,终于忍不住夹了一点放到嘴里,越吃越觉得鲜美可口,也随着男孩大口吃了起来。

两人如风卷残云,吃了两盘还说再要一盘。妻子端来盛着东北葱花饼的盘子:“孩子,听阿姨的话,美味不可多贪。如果没吃够,明天再来。”

两人就着妻子端来的白肉血肠酸菜汤,把葱花饼吃了。男孩要结账。妻子说:“你俩为我的生鱼馆开了张,这单就免了。”两个年轻人连连道谢,被妻子刚送出门。看新鲜的人向他们打听,小伙子说:“你们进去尝尝就知道了!”

人们蜂拥着进了馆子,四张桌子坐满了,还站着一些人。

儿子和他的女朋友也来了,扎起围裙帮忙端菜、算账、照顾客人,忙到晚上10点多,才送走了最后一拨客人。

馆子很快就开始盈利了。妻子对儿子和未来儿媳说:“现在是才开张,十年以后你再看,我会开一家在台州数得上的老东北大酒店!”

果然,八年后,酒店开了起来。客人如潮,来这里品尝美味的生鱼,还有品种多样、鲜美可口的东北大菜。

靠着勤劳的双手,我们在台州住上了别墅。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妻子当立首功。

2024-01-25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92989.html 1 3 老东北生鱼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