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华
静坐于书房一隅,读《呢喃海风》这本诗集,翻动书页,感受着时光的流逝,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呢喃海风》是三门80后姜芳出版的一本新书。诗集共分三辑,第一辑为“风在体内穿梭”,是作者对平淡生活诗意的捕捉;第二辑为“一只贝”,抒发了作者与亲友之间真挚的感情;第三辑为“指缝沙”,写的是爱情中的一种暖意。诗中阐述的主旨,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作者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与静寂,就像在感受自己的内心。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也是作者的心。这让一些爱诗的读者,在读这本诗集时,体会到像姜芳的书名《呢喃海风》一样的心境:放下繁杂和浮夸,放下种种负担,敞开心扉,与作者一道,用诗歌说出心底的秘密。
《呢喃海风》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这本诗集中,作者把大海视作一面镜子,用它来折射和表现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她心中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海边的每一种风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大海有潮涨潮落,有平静,也有暗涌;有沉沦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它多变,不完美,却很真实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在田园牧歌式的意境中,读者可以跟随作者的思考和感知轨迹,逐渐进入作者正在探究、感受和认知的这个世界;读者还可以跟随作者的思维方式,透过字里行间,想象大海的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有悲有喜,包罗万象。
姜芳对待诗歌,是有一腔真爱。千禧年,她正值花季。情窦初开的她,初次被现代诗歌拨动心弦。那时,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朗诵了台湾女作家琼瑶的小说《窗外》里的一首诗歌。姜芳被这首诗歌饱含的情感震撼。课后,她就去找了《窗外》这本书读,还下决心,自己也要写出如此美妙的诗句来。
就这样,从学生时代开始,姜芳写诗,并坚持了10多个年头。她刚开始创作的诗歌,给人的印象是在写一些“分行的文字”。虽然有诗歌的排列形式,实质上诗是何物,她未曾深究。凭着一股对创作的热爱,她坚守多年,真是难得。近年来,笔耕不辍的她,诗歌的基本功扎实起来,也写出了不少佳作,逐渐被台州诗坛和一些专业的文学组织认可。
她的诗集《呢喃海风》,诗作偏向传统抒情,洋溢着女性诗歌的诸多符号。这些诗所能达到的高度,我们姑且不论,但对于姜芳个人而言,在文字的展开过程中,成就一次自我寻找的积极之旅。
在一些写海的诗歌中,她巧妙地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通过多次排比和反复,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写作之中。
她在《我不能停止写诗》一诗中道:“像海浪不能停止亲吻海滩/我写一只鱼的自由/一棵水草的纠缠/写大海混浊的呼吸里孕育的生命”。这首小诗的诗句,简单、直白,却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语句和节奏也颇有超现实主义诗歌的神韵。
《拖延症》:“我拖延看牙/直到牙根在牙龈里死去/连根拔起会影响记忆/死去又何尝不是一种失去……这种丑陋的拖延/像已经变形的关节/并未在牙齿修复后消失/我只能一点一点爆发/把二十世纪未说的话/说完”。从诗的技艺和语言的高度看,姜芳的诗还有诸多需要提高之处,但读这样的诗,个人以为更多的是要从生命的本质去读,它并不智慧,也没有微言大义,却是对人生的一种微妙而精准的描摹。
《祝君好》:“两朵开放的小花/不一定要开在同一个山坡/在同一个高度,遥遥地望着/便能嗅到彼此的芬芳/两颗闪耀的星/不一定要同时升起/在同一片星空逗留过/便会照亮同一片树林/两个相爱的人/不一定要在一起/只要能够彼此问候/只要祝君好,便是圆满”。这首诗与姜芳青春期经历的感情波折有关。她用诗句告诉读者:君子坦荡荡,哪怕面对感情,也应有所担当,进退合宜。可见,作者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和豁达的。
她的诗作,我个人认为,已精进到一定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