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记者朱小兵)“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这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要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市县两级设立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目前,国家公布了第一批11个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名单,并原则同意了11个试验区的方案。但总体上看,这些地区大多是政府主导推进模式为主,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以民营经济为特点和主导的试验区。”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路桥区路南街道方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方中华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在民营经济先发地区设立“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在民营经济先发地区设立‘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具有特殊的意义。”方中华认为,这有利于体现国家对国有与民营、国资与民资同等对待、一视同仁的政策导向,有利于最大程度发挥民间资本作用,激发地方潜能,调动各方力量特别是市场主体力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也有利于更好地将民营经济先发地区体制机制优势和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
“台州是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也是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和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方中华以台州为例作了分析。他认为,台州具有鲜明的民营经济发展优势和特点,具备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富有强劲的城乡融合发展内生动力,也富有敢行先试的创新基因传承,这些要素是设立“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优势所在。
方中华建议,国家和有关部委支持台州等民营经济先发地区创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并在政策倾斜、试点内容等方面予以支持、指导。要在推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上加大支持。要在推动国有、民营经济体平等市场准入上开展试点。要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保障机制上进行试点。要在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市场主体投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方面开展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