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朱利明
近年来,天台县人民法院秉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凝聚“敢于创优、善于争先”的精神,每个党员就如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创好队伍建设、创强司法为民、创优审执工作,该院连续四年获得台州市法院系统、天台县机关单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双优秀”,还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
心与心相聚 信念更坚定
时光回转到5年前,刚刚组建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工作质效偏低的问题伤透了脑筋。其中,最明显的问题是工作目标不明、干警人心不齐。
“只有不忘初心,才能不负韶华”。经过一番思量后,新一届班子决心迎难而上,和中层干部和干警代表开展谈心谈话,全院干警“我为法院发展献一计”活动也随之展开。在此基础上,法院党组讨论制定了2017年全院考核要进入全市优秀行列、5年内要创成省级文明单位的工作目标。
“在全体干警大会上,葛利江院长喊出了班子向他看齐、中层向班子看齐、干警向中层看齐的口号。”该院法官洪巍说,“我们沉淀的工作热情很快被激发出来。”
班子成员带头发挥表率作用的背影感染了全院干警,全院84名党员的心逐渐向班子靠拢,慢慢凝聚成为“敢于创优、善于争先”的天台法院精神。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天台法院的党员干警纷纷主动冲上一线,组建疫情防控突击队,累计1100余人次法院志愿者投身高速出口、乡镇卡点、社区管控等抗疫一线,参与人员摸排、信息登记、体温测量等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
为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该院成立法官能力建设委员会、青年联合会和文化联合会,干警的工作热情被激发出来,全院上下一盘棋的整体效应开始发挥出来。
2017年以来,该院驶上了“善于争先”的快车道,政治部被最高院评为先进集体,精准执行做法被省委改革办肯定推广,“和合”工作法荣获省法院党建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手与手相握 司法更亲民
“感谢法官,在疫情期间,法院还能及时帮我讨回4年土地租金。”天台籍原告何某在党员法官陈达楚主持下,和被告黄茶公司在网上“握手”言和。
该院面对信息化建设滞后态势,奋起直追,下大力气筹资1300万余元建成智能化诉讼服务中心,并拓展应用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查阅档案等功能,推广运用“移动微法院”,打造覆盖全流程的移动办案诉讼平台,让“手机上打官司”成为现实。
为提升工作效率,该院创新“大速裁”机制,案件范围涵盖民商事、刑事、非诉行政案件,落实简案快办、繁案精审。创新行政争议调解工作,探索构建分层递进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得到上级法院领导批示肯定。
“近年来,天台法院司法为民工作做得到位,老百姓办事更加方便了。”该县人大代表夏积东如是点评。
人与人相近 执法更公正
徐统是执行局老党员,在他的带领下,仅两年,徒弟潘胜子“超级朝天椒”就声名鹊起。
回想起2017年底潘胜子刚进执行局的样子,徐统开玩笑地说,完全颠覆了他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女生的印象。潘胜子做事风风火火、“锱铢必较”,两个案子办下来,徐统就觉得这个徒弟是一名十足的“女汉子”。
这样的党员师傅带徒弟的例子在天台法院比比皆是,成效明显。
据统计,去年该院新收执行案件4041件,到位金额4.93亿元;以提升被执行人失信违法成本为重点,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强制执行频率不降,力度不减,以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6人,已追究刑事责任7人。
“司法活动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葛利江说,“只有公正司法,我们的法治建设才能更有生命力。”
近日,在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闹上“公堂”之前,特邀调解员老王就来了个“主动截击”。经过前期的电话沟通和半天的面对面调解,当事人陈女士、陈先生与天台县农商银行的金融纠纷就此“烟消云散”,银行撤回了对案件的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