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牟新禹
在天台洪畴镇东新联村的四分类垃圾投放点旁,总能看到林象江蹲点检查的身影。
除了蹲点,他也时常在村里转悠,翻开村民们门口的垃圾桶看一看,遇到没分类或者乱丢的,总要上去“理论理论”。
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村民们在私下都偷偷称呼林象江为“黑脸包公”。
垃圾分类成“救命稻草”
2017年的春节,东新联村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时任村委会主任的林象江却眉头紧锁,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东新联村有近三分之一的村民平时在外地经商,一般只在春节等重要节日回家小住,生意人人脉广,常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中做客。
“人多了,热闹是热闹,可生活垃圾也多了。”林象江回忆,当时村里专门收垃圾的电动三轮车,一天要在垃圾中转站与村里来回跑十几趟。
由于春节期间的生活垃圾总量远超平日,洪畴镇的垃圾中转站很快“爆仓”,尽管有一块地用于临时堆放,但压力依然很大。
“以前只要逢年过节,村里的垃圾车就常常拉不过来,垃圾就只能堆在那里,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与大家的生活环境。”林象江介绍,当时有不少人找村干部反映,但大家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
2017年,洪畴镇开始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林象江等村干部到镇里参加垃圾分类培训。“通过培训,我们了解到,垃圾分类会让人更谨慎地对待生活垃圾,有助于垃圾减量化,正好可以解村里的燃眉之急。”
要落实垃圾分类,首先需要解决硬件设施——垃圾桶的问题,可东新联村集体经济不发达,要给每户人家都配一个二分类垃圾桶可不容易。村民大会时,林象江把想法说出来,结果得到了大多村民的支持,“大家一听到可以减少垃圾总量,一时间都很兴奋。”
垃圾桶边的“黑脸包公”
2018年,靠着部分村民捐赠,东联新村的286户人家,每户都配上了一个二分类垃圾桶。村里还建起了十几个四分类投放点位,看起来一切顺利。
可好景不长,尽管村干部们通过集中宣讲、入户宣传、微信群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但村民们的老习惯一时难以改变。
有些人将发到手上的二分类桶闲置,依然用以前的油漆桶装垃圾;有些人还是习惯随手丢在门口等人来收;还有些人虽然用上了二分类垃圾桶,但混投现象普遍存在,垃圾总量也未见减少。
“开村民大会的时候,大家都支持垃圾分类的。结果真要落实到自己头上,积极性就打了折扣。”林象江有些无奈,只好带着村干部们加强力度,他每天带头“蹲守”在四分类投放点旁,对每个前来扔垃圾的村民进行“盘问”。
遇到没分类的,就手把手教;遇到不配合的,他会耐心地讲垃圾分类的好处;遇到不讲道理的,他也会绷着脸顶几句。
其实,林姓是东新联村的大姓,不少村民和他沾亲带故,有些人甚至辈分不小,但林象江却丝毫不顾面子,远近亲疏一视同仁。“村里不少人都享受过老林的‘上门服务’哩,你跟他讲人情,他就跟你讲道理。你跟他讲辈分,他就跟你讲工作,反正就是说不过他。”村民戴大爷调侃道。
现在,由于垃圾分类落实比较到位,东新联村垃圾总量有明显减少,曾经污水横流、蚊蝇漫天的垃圾山早已不见踪影,逢年过节时的压力也小了很多。
现任村监会主任的林象江依然坚持着“桶边督导”与巡查的工作,“我们村靠近工业区,租户比较多,很多人刚住进来不懂垃圾分类,需要我们继续引导。而且,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工作,大家的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