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章 韵
保健食品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消费安全,我市从2019年开始推进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行业秩序有改观
“这两年,针对保健食品行业,我市多部门联合行动,查获一批假冒伪劣产品,取缔一批违法违规主体,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办理案件429件,罚没款近762万元,有效震慑了保健品消费领域存在的违法行为。”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处长林莉说。
据介绍,全市查获了一批假冒伪劣产品,如椒江、玉环、天台等地查获假冒保健食品(红牛)5000余件;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保健食品主体3家,对擅自变更经营范围销售保健食品的行为,首次实施吊销营业执照的主体资格,纳入严重失信者名单给予信用惩戒,并实行行业“终身禁入制”;驱散各类非法讲座式销售100余场次;严惩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去年5月到今年4月,公安破获保健食品案件就有85起,抓获300多人。
此外,“黄岩叶某销售非法添加药品成份的保健品案”“玉环某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向中老年人推销场能健康器、日本纳豆制品”等案件,被作为典型案例予以曝光。
警惕不法分子花式圈钱
林莉说,随着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新型销售业态的发展,近年“会销”行为逐渐从线下向线上移动演变,违法行为日趋隐蔽,违法手段日益专业,这给监管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去年很多地方暂停了会议促销等聚集性销售活动,固定地点群聚性会销现象越来越少,但利用互联网、健康体验会所、康养旅游等新型方式进行欺诈的现象日渐突出。
“不法分子开始利用移动通信技术手段、借用文化旅游名头进行‘云会销’‘移动会销’,通过播放录制的视频音频、在线直播、旅游参观体验等形式,进行虚假宣传和欺诈营销,取证难度越来越大。”林莉说。
日前,我市召开保健食品行业和药品网络销售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相关部门就前期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下阶段工作建议等进行了汇报交流。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引导社会力量,拓宽投诉举报渠道,加强社会监督员队伍建设,延伸监管触角,扩大监管覆盖范围,实施社会共治。力争在2021年底形成企业自律、行业引导、监管联动、社会共治的保健食品监管工作格局,全面有效净化全市保健食品行业营商环境,促进我市保健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林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