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刘振清文/摄
他毕业于中等农业专科学校,27岁就出版了用于科普的遗传学著作。此后30余年间,他如痴如醉地投身科普编创,并取得巨大成就。他就是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退休干部梁祖霞。
因爱好而创作
梁祖霞小时候的家在上海,父亲是书店职员,母亲识一些字,还有一个大他8岁的哥哥。受家人的影响,小学时梁祖霞就通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1944年,他的家从上海搬到黄岩。6年后,梁祖霞考入台州农校。1952年冬从农校毕业后,梁祖霞被分配到温州永嘉县农业局一个基层农技站工作。
工作后,梁祖霞想进一步提升学历和知识水平。因爱好遗传学,1957年,他报考复旦大学未能如愿。高考失利后,梁祖霞决定系统自学遗传学理论。“随着知识的增长,我深深地感到,遗传学那内在的科学美是如此有说服力,我下定决心,要把遗传学的基本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确切地描写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了解它。”1961年春,梁祖霞动笔撰写《遗传浅说》。在这本书里,他从遗传的基本规律、连锁遗传基因图、染色体的改变、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等15个章节,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了遗传现象、基因的作用、性的遗传等。
1963年1月《遗传浅说》完稿后,梁祖霞把书稿寄往上海科技出版社。书稿寄出不到1个月,出版社就来信,告知准备出版该书。《遗传浅说》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喜爱。1963年冬,上海科技出版社又约梁祖霞撰写《选种知识》,并很快出版上架。
《遗传浅说》和《选种知识》的出版,大大激发了梁祖霞的创作热情。正当他准备大踏步迈向科普创作道路时,持续10年的“文化大革命”,让梁祖霞不得不“封笔”。
粉碎“四人帮”后,上海科技出版社整理重版一批“文化大革命”前的佳作,《遗传浅说》名列其中。1981年7月,经修改增删后,《遗传浅说》第二版问世。到1986年《遗传浅说》第五次印刷,前后23年共印41400册,成为颇受欢迎的科普书籍。
迎来创作的春天
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我也在策划自己的‘春天’,选中科普创作作为奋斗目标。”梁祖霞说。1980年初,《科学24小时》杂志刊登了他的第一篇科普文章。之后,第二篇、第三篇相继问世。他创作的科普文章见报上刊物的速度逐步加快,从每年刊登几篇发展到每月几篇。
1982年,为普及种粮知识,温岭县委、县政府决定办一份以宣传农业知识为主的小报《温岭农技》,指导全县农业生产。当时梁祖霞创作科普文章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县领导和农业局把编辑《温岭农技》的担子,放心地交给了梁祖霞。
“编辑《温岭农技》,让我从跑基层改为坐办公室,这样我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收集资料,从事科普创作。”1985年,梁祖霞完成了他的第三本科普作品《生命之谜》。付印前夕,他将该书稿和之前出版的两本书,寄给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请他题写书名并提出意见建议。谈家桢院士欣然题写了书名,还给予《遗传浅说》“深入浅出、颇为欣赏”的评价,鼓励梁祖霞继续努力。
谈家桢的鼓励促使梁祖霞创作进入高峰期。“1988年至1997年这10年间,我共发表科普文章1860篇,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篇文章问世,另外出版了2本书籍,还有7本科普汇编集收录了我的作品。”梁祖霞说。
集腋成裘
1990年初,梁祖霞到台州科委办事,碰到在此工作、也喜欢科普创作的好友陈苏根。“陈苏根说,香港《文汇报》有一个科学世界栏目,经常刊登科普文章,叫我投几篇稿子试试。”
稿子寄出后,很快有稿件录用,有样报寄来。梁祖霞没想到他的稿子很符合编辑的思想。3个月后,编辑寄来一封信,说《文汇报》要办一个科普栏目,问他是否愿意签约为特约撰稿人。“我欣然接受了这份签约,之后以每月10篇左右提供稿件,由该栏目密集刊登。这样的合作持续了7年10个月,先后发表作品495篇。直至1997年10月该栏目停办。”
2002年下半年,梁祖霞着手将历年发表的文章,整理成《名花佳果》《鸟类世界》《遗传趣谈》等10本册子,寄给石油出版社。再次出乎梁祖霞意料,2003年8月,石油出版社一次性出版了梁祖霞的《趣味昆虫世界》等8本科普书。
2005年,宁夏少年儿童出版社约请梁祖霞撰写《珍稀动物》,原计划出上下两册。岂料梁祖霞写得一发而不可收,汇编内容大大超出计划。2008年1月,青岛出版社出版了梁祖霞与林新友合作的科普读物《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至此,梁祖霞先后出版科普作品18本,汇编科普作品20本,在省级以上报纸杂志刊登科普文章2400余篇,在香港报纸刊登文章495篇,发表作品总计5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