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沈海洲 施 炜)“七山二水一分田,发展产业,地在哪里?”“村里多是留守老人,干事业,人在哪里?”这些台州偏僻山村普遍存在的发展难题,在黄岩区上郑乡美丰村如今有了完美答案——依靠群众的首创精神,村民们在林下种植“菜头肾”等中药材,目前面积突破2000亩,靠着药材种植,村民不出远门,勤劳奔共富。
日前,在美丰村海拔600多米的林地下,村民王天飞用锄头挖起一株“菜头肾”,热情地向记者科普——菜头肾又称“土太子参”,以全草或根茎入药,有养阴清热、补肾作用,是广东等地煲药膳的主要配方。
“今年价格涨到每斤60元,昨天刚刚卖了2800元。”王天飞说起菜头肾笑逐颜开,“菜头肾仿野生种植,不费体力,主要就是锄草,客商上门收购,不愁销路,一年四季都有收入。”
王天飞和妻子都年过六旬,身体硬朗,清晨带着干粮上山,日落而归。“卖药材,一年收入十几万元是轻轻松松的,一锄头下去,就像在土中挖黄金。”他笑着说。
上郑乡地处温台交界的崇山峻岭处,这里森林覆盖率达89.9%,其中81.8%为生态公益林,由于地方偏僻,绝大部分村民选择外出务工。
种植菜头肾起源于美丰村人“穷则思变”的探索。
2005年,一位村民将野生菜头肾,移植在自家枇杷树下,居然成活了。卖药材收益高,当村民们通过摸索,找到了菜头肾繁殖育秧方法后,2013年,菜头肾种植开始大面积推广。
“美丰村的乌丝坑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种植菜头肾,年产值超千万元,现在村民们将种植品种向七叶一枝花、三叶青等药材拓展。”美丰村党总支书记王天和说。
美丰村四周林木葱郁,水汽充沛,土壤腐殖质深厚,良好的生态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天然温床。而发展菜头肾等药材产业,又间接推动了生态进一步改善。
“菜头肾喜阴、林下生长,我们不但不砍树,还在山地的留白处补种泡桐、杨树等落叶树种,夏日遮阳、冬日透光。这几年菜头肾种得多,山上的树木也更茂盛了。”王天飞说。
黄岩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办副主任任利军介绍,菜头肾被列为黄岩优先发展的中药材品种,目前正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展优质种源选育、产品性状鉴别与有效成分分析、林下栽培规范化生产技术等研究,为菜头肾道地药材认定、规模经营、产业链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靠山吃山,美丰村村民找到了生态与产业相融相生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