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星 /文
在云南象群迁徙事件一年多以后,我在《新华文摘》2022年第3期读到小说《太平有象》。虽然我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这种时间上的先后,难免让人产生联想。
其实,两者的情节没有共同之处。《太平有象》主要讲了一只小野象和两个年轻村民及他们家庭之间的故事。故事发生地也是云南,一个彝族村寨。在一个浓雾弥漫的早上,阿嘎、木呷两个年轻人去森林里查看种下的铁皮石斛长势如何,突然听到了一种动物叫吼声,流露着焦灼、痛苦和绝望。朝着发出吼声的地方悄悄移动过去,两人发现一头野象,正围绕着一口小塘,不时地用长鼻子去探塘。最后,野象仰天长啸,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
原来这不是塘,而是猎人挖的陷阱。一头小象被猎人的毒尖桩所戳,已经昏死了过去。两人把小象救出陷阱。木呷回家向他爸爸毕摩乌火要解毒药。“乌火”是名字,“毕摩”是彝族山村的神职,既掌管着百姓的红白事仪式,又传承了彝医彝药会治病。
阿嘎和木呷给小象喂了解毒药,又给它伤口处涂了消炎药。小象渐渐苏醒过来,但摇鼻踢腿,很不安分。阿嘎说,这是小象饿了。他让木呷抱住小象,自己骑上摩托车就往村里去。
这时毕摩乌火正在阿嘎家里同阿嘎父亲沙玛说话。他虽然给了儿子解毒药,但儿子走后,越想越不对,就来找沙玛,因为沙玛是村长。沙玛也觉得有些不对,两个年轻人平白无故地从一个陷阱里捞出来一头小象,传出去怎么说得清?偷猎野象,是犯法的。所以两人决定,这事不能声张。阿嘎回来偷偷在羊棚里挤羊奶,笨手笨脚,引起了羊棚里一阵骚乱,桶里还只挤下一点点羊奶。发现后,沙玛给了儿子钱,让他赶紧去买大桶羊奶。
细心的木呷主动承担起了给小象喂奶的活儿。他把桶里的奶灌入大奶瓶中,然后把奶嘴凑近小象的嘴巴,小象一咕噜就把一瓶的奶吸进去了。他赶紧装第二瓶,很快一桶都被小象喝完了。小象胃口这么大,让他俩犯怵了:两家都没什么钱,一点钱都买铁皮石斛苗了。再向老爸要钱时,老爸也为难了,阿嘎只好怏怏地回到山上。就在两人为养小象而愁眉苦脸时,沙玛来到了山上,他把一沓钱交给了阿嘎,说:“这些钱够你喂小象好一阵子了。”原来沙玛把家里的羊卖了好几只,阿嘎流下了眼泪。阿嘎和木呷每天更加精心地照料着小象。
小象日渐健壮,但卖羊的钱只能支撑一阵子,他们再也不好意思去向阿爸要钱了,虽然心中万分不愿,但还是决定把小象放归山林。放归小象后,两人的心情不但没有轻松,反而更加沉重了,他们担心幼象不能在大山里独立生存,可能会饿死、冻死。正痛悔不已时,有一天他们听到了一阵杂沓的声音——原来是小象回来了,摇摇晃晃的,它全身发热,热度很高。阿嘎跳上摩托就往镇里去,接了兽医站的岩香姑娘赶回山上。岩香给小象擦洗了伤口,打了消炎针。阿嘎希望岩香保密,但岩香提出,阿嘎得每天到镇上来接她。这样,岩香也加入到了救助小象的团队中。
在岩香的精心治疗和阿嘎、木呷的照料下,小象的状况很快好转。归来后的小象,野性消失了很多,变得温驯而乖巧:“天热的日子,阿嘎和木呷躺在大青树下乘凉,它就会走过来,用长鼻为他俩‘按摩’。它跟岩香更亲,每天岩香来看它,它都会高兴地抖动耳朵,卷起小尾巴,装出一副‘萌’态,求岩香抱它。岩香搂着它脖子的时候,它就会发出幸福的叫声。”
更幸福的还是阿嘎,他每天接送岩香姑娘,两人产生了感情。就在他们热热闹闹办婚事的那个晚上,一个人留在山上照顾小象的木呷,忽然被一阵排山倒海的声音惊醒。原来母象带着一群野象找过来了,小象在野象群中幸福地欢叫……
彝族山村发现野象群的消息引起了轰动,山外人络绎而来。沙玛是个有魄力有头脑的村长,他顺势发展乡村旅游,很快使这个昔日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成为了明星村。
现在又有了让村民们又喜又忧的消息:上级政府决定将这个山村整体搬迁到县城去,这里要成为野生动物生态保护区,因为这些年随着自然生态的持续改善,野生动物的种群和规模不断扩大,人类应该给它们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而村民们之所以忧,是因为他们从此将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山村,告别山野日子,这种感觉让他们内心有些慌乱。
《太平有象》,小说名起得很好。首先这是实写,因为象群来活动的村庄就叫“太平村”。“太平有象”可以这样解释:天下太平了,就有象类来活动。而太平盛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生态文明,就是绿水青山,就是让大象在内的各种野生动物有它们充分辽阔的栖息地。当然,还可以这样解释:有象有太平——因为象与“祥”字谐音,在民间是吉祥与力量的象征,代表着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