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援助热线成功“解救”一小伙

96525已累计为6000多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图为余敏华正在值班。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本报记者张梦祥

6月30日17时许,受多方面打击,一少年萌发极端念头,犹豫之间拨打了我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96525。好在工作人员及时抓住“求助”信号,与当地警方取得联系,成功解救该少年。

心理援助热线救下少年

“当时电话中,他的声音很低沉、音量很小,而且伴随着很大的风声。”负责接线的余敏华是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资深危机干预师,当时,她立刻意识到少年处于高处。

虽然类似场景余敏华经常碰到,但小伙这个语音、语调却不由得让她心惊。她马上警觉起来,尝试用温和而又冷静的语调、共情的方式去了解原因。

不过,少年十分警觉,始终不愿意透露任何信息。

“你现在在哪里呢?”

“为什么会给我们打电话呢?”

……

感觉到对方情绪很低落,余敏华耐心引导,不断尝试找话题引起少年共鸣。

随着对话的深入,少年终于放下戒备。原来,少年还在读高中,因近期家里发生了一些严重负面事件,便起了轻生念头。

耐心沟通8分钟后,少年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余敏华尝试着引导其说出具体位置和家人的联系方式,但他一直拒绝。后在其不断开导下,少年终于说出自己家乡。

然而,当余敏华想进一步给少年做情绪疏导时,电话却被挂断了。立刻回拨电话,已无法联系。

随后,余敏华马上拨打当地110报警电话,将来电者的号码和所了解到的信息及时反馈告知警方,为救人争取时间。

经过警方将近两个小时的紧急救援,少年最终被成功救下。

把握危机干预的最佳时机

“每个轻生的人在付诸行动前往往会犹豫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打来心理援助热线,就是一个最佳的干预时机。”余敏华说。

在余敏华看来,作为心理援助热线接线员,他们是倾听者,更是危机干预师,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评估来电者的心理状况,确定来电者的安全问题等大致情况。“我们需要从对话中了解来电者的问题是什么,从言辞、语气之间判断对方焦虑、抑郁严重的程度,在有限的时间里,所有的话题会集中于此刻对方是否安全和最为困扰的问题上。然后,尽可能去收集能降低危机的信息,同时迅速对了解到的情况作出判断,对方是否有轻生意向,是否需要报警。

“不过,许多人虽然会拨打热线,但他们的信任需要慢慢取得。只有确定我们能够帮助到他们,才可能慢慢吐露真正的心声。”余敏华说,目前来电者以青少年以及家长为主,多是因抑郁、焦虑等情绪引发的问题。疫情期间,来电量增多,涉及疫情期间的家庭矛盾、失业问题、学生学业压力等的求助都出现了明显增加。

余敏华说,碰到一些问题、矛盾冲突用极端的方式是不能够有效解决的,当事人首先要冷静下来,理性地去应对。确实碰到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可以及时到专业心理咨询门诊进行咨询,危机干预热线只能起临时的应急作用。

据悉,台州市心理援助热线自2018年4月开通,20余名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全年365天守候话机旁接听来电,为市民排忧解难。截至目前,已累计为近6000余人提供各类心理咨询、疏导服务,有效挽救多起处于轻生边缘的来电者。

2022-07-11 96525已累计为6000多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49887.html 1 3 心理援助热线成功“解救”一小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