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熊:与台报的情谊,山高水长

台传媒记者徐颖骅文/摄

如果说台州玻璃雕刻艺术有一个响当当的代名词,那就是吴子熊,他是指尖艺术的一代传奇。

借这次采访的机会,我亲眼目睹了年至八旬的吴子熊手持玻璃杯,在砂轮上妙手生花。这位曾经带着玻雕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老艺术家,手艺依然年轻,雕刻的图案依旧那么灵动。

得知《台州日报》将迎来创刊70周年,吴子熊感慨万分:“《台州日报》是我的老朋友,一路伴着我成长,伴着我发展,在我的艺术道路上给予我莫大的支持。今年他70周岁,我已经80多岁了。”

说着,吴子熊拿出了他珍藏数十年的剪报,这些都是他亲手整理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他就与台报牵起了一段难解难分的情缘。

年轻时的吴子熊是海门玻璃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从学习玻雕手艺到十年练就精湛技艺,他的玻璃雕刻颇具艺术美感,可以到国内外亮相表演,现场展示令人拍手叫绝。

“当我还没有一点名气的时候,《台州日报》就开始关注我的动态,不论我在国内哪座城市表演,都会有记者来采访我,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我的经历。”吴子熊说,后来,他受邀到国外去表演玻璃雕刻艺术,足迹遍布欧洲、大洋洲、美洲、亚洲的多个国家,台报的记者也会跟踪报道,向家乡的父老乡亲讲述台州玻雕艺术在外惊艳四座的故事。

在吴子熊珍藏的无数剪报中,有一张来自1986年10月11日《台州日报》周末专刊的剪报,一下子把时间拨回到36年前。一篇周末特稿《莱茵河畔中国心》记录了吴子熊在德国幻想世界的“中国城”表演玻雕艺术,吸引了众多游客流连忘返,啧啧称奇。

“当时在幻想世界聚集着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家,一开始我担心自己的表演很难在那立住脚跟,直到我发现有8000多个外国人向我行礼致敬,还有很多外国人排队等着我雕刻,我感觉自己的腰杆都挺起来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觉得自己很骄傲。”即使过去了30多年,这段记忆在吴子熊的脑海中也没有被岁月冲淡。当他再次讲起过去的这段时光,他的声音是高亢的,眼神泛着光彩,情绪饱满又激动。

一直以来,吴子熊是《台州日报》经常关注的代表性人物,而《台州日报》也是吴子熊乐于投稿的平台。

在吴子熊出访海外表演玻雕艺术的日子里,他也曾手写随笔,记录所见所闻所感,自述在外国游客面前雕刻蒲公英、接受外国记者采访、与台湾同胞留学生合影的各种经历。在德国8个月时间里,吴子熊把自己的经历写成文章,邮寄了30多篇稿子回国,向《台州日报》投稿。

不仅如此,吴子熊还向《台州日报》投稿过散文。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散文《一双旧布鞋》,这篇是他写在千禧年之前的关于自己的真实故事,一双旧布鞋承载着一段难忘的师生情。这篇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的散文,不久后还被《浙江日报》选用刊登了。

“从小我家庭困难,连饭都吃不饱,更没钱读书,只读了四年小学。但是为了走出一条属于我自己的人生道路,即使再困难,我也坚持练毛笔字,还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每当回忆起来,我的一生充满了磨难,也充满了惊喜。”吴子熊说,写日记的习惯直到现在他还在坚持着,看报纸也是他每天必不可少要做的事,因此在他的案头,每天都有一叠崭新的报纸等着他翻阅。

就在采访当天,吴子熊也早早地安排好时间,一切待办事项都在采访前井然有序地一一完成,看报、摘录重要新闻、写日记、练毛笔字。只见,眼前的这位耄耋老人衣冠整洁,精神抖擞,他的眼神依然如年轻时那般坚定有力。

“我的每一步前进,以及玻雕艺术的第二代、第三代的发展,都离不开《台州日报》的关注和报道。我非常感恩《台州日报》,对我来说,与台报的这份情谊,山高水长。”吴子熊说。

2022-12-30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63349.html 1 3 吴子熊:与台报的情谊,山高水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