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智:台报助我精彩在异乡

台传媒记者陈伟华

“一篇稿子一个故事,一条新闻一份精彩,我与《台州日报》结缘已有10多个年头了。我每天都看这份报纸,不论是过去的纸质版,还是如今的电子版,再忙再累,我都会浏览。除了忠实读者的身份之外,我还是一名‘铁杆’通讯员。”詹智说。

2003年2月,詹智跟随湖北老乡来到玉环,很快在一家企业找到工作。厂里包产品用的旧报纸,让他有一种时空转换的感觉。油墨的芳香,仿佛从往昔的岁月飘了过来。

有一次,他拿起报纸阅读,发现是一份《台州日报》。那次不经意,使他以后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读报。读完报,他舍不得丢弃,偷偷地把报纸揣进了口袋。回家后,他用笔记下了台州日报社的地址以及投稿方式。

身为一名“新台州人”,他目睹一些老乡遭遇工伤和交通事故等,无处求助。于是,他积极地牵线搭桥,促成玉环龙溪与家乡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檀林镇、大同镇,结为友好乡镇,共同服务和管理好在玉环工作的老乡。

2006年12月,詹智和玉环报道组骆战红合作采写了《龙溪乡和七千多湖北务工人员共创和谐》的通讯稿,刊登于2006年12月20日《台州日报》二版。这不仅是詹智在台报发表的首篇稿件,也是台报首次刊发湖北蕲春人在玉环的新闻。在詹智等人的推动下,2007年1月18日,全省首个民工党建工作站——玉环县龙溪乡蕲春党建工作站,在龙溪成立。而詹智因工作表现出色,被聘为副站长。

此后,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去外面采访。每天,他都很早起床,脚踏一辆自行车,颈挂一只照相机。中午或晚上休息时间,他就用来写稿。对于一个业余通讯员而言,因采写条件、设备、环境和精力受一定制约,这给稿子见报带来了难度。遇到挫折,他选择了面对,并铭记它、克服它。

2008年正月初三凌晨,当人们还在睡梦中,詹智却冒着严寒,守候在新龙溪人返乡的指定地点。等他们到来后,他立即进行采访,并赶写出《玉环迎来第一批新玉环人返乡》的稿件。该文投稿后,很快被台报等媒体采用。

2008年3月23日,倍受玉环人期盼的漩门港大桥成功合龙。天天关注大桥建设进展的詹智,独家采访了大桥合龙这一新闻,并发表于台报。同年7月23日,大桥建成通车,全国各地的记者都聚焦在大桥中间的通车剪彩仪式。而具有新闻敏感性的詹智,仪式一结束,马上骑上一辆旧自行车,以最快速度直奔大桥的另一头。他爬上桥头的一块岩石,占据高处,举起了照相机,“咔嚓、咔嚓”,大桥正式通车后第一趟车通行的壮观画面,被他成功地拍到了。次日,该图片新闻被台报刊登在醒目位置。

2009年8月8日,台风“莫拉克”来袭。风雨夜,詹智采访了来玉环随父母过暑假、迷路在台风中的留守儿童,并写成《台风夜,警务室成了他温暖的家》一文。该文很快被省、市媒体刊用。

2011年正月,龙溪万得凯公司董事长一行人驱车千里,赴安徽、湖北等地的员工老家拜年。詹智冒着寒冷随行。在旅途中,他既当东道主、向导,又跟随着采访和接待。回来后,由他采写的《老总驱车千里员工家乡拜年》的新闻,刊登在正月初七《台州日报》的头版,还被报社评为月度好新闻。

2013年10月6日夜,台风“菲特”来袭,詹智摸黑步行,来到龙溪避灾中心。当晚,他采写了《避灾点里笑声多》,克服了因台风导致的网速慢、不时停电等困难,守着电脑直至深夜,最终将稿件成功发送出去。

在采写别人的同时,詹智也被台报记者们惦记着。台报曾以《“中国好人榜”入选者詹智——希望社会变得更和谐》《詹智:让外来务工者生活更好》和《乐在异乡创和谐》等为题,较大篇幅地报道了他。

“感谢《台州日报》,伴随我成长、助我进步,精彩了我的人生。16年,笔墨的相逢和相拥,是一种缘分,更是又一次新的启航。”詹智说,耕耘在新的起点上,他将把执著化作动力,继续当好台报的忠实读者和“铁杆”通讯员,在新征程上谱写更加绚丽的华章。

2022-12-30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63352.html 1 3 詹智:台报助我精彩在异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