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后,消费观念逐渐改变——

有人更在意消费品质,有人以储蓄应对风险

台传媒记者周子凝

过去三年,大家都经历着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疫情政策调整优化,不少人将消费从取悦他人,转变为取悦自己、提升生活品质,同时更加注重商品背后的服务。当然,也有人更加理解父辈们精打细算,做好理财规划,以储蓄来应对接下来生活中的风险。

就此,记者采访了数位市民,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消费变化。

回归理性,摒弃“不必要消费”

90后肖肖已工作8年,是台州某企业在职员工。在新冠感染疫情期间,经历了几波居家办公后,她对生活有了新的思考——过去的自己是否有太多的“不必要消费”。

“作为职场女性,外表是大家对你的第一印象。过去,我特别在意打扮,化妆品、衣服买得勤,尤其是衣服,每次换季都得买几套。”“单身汉”肖肖粗略算了笔账,一年下来,光是在这两方面的消费额就有5万元,几乎占据了她工资的近半。

到了去年下半年,肖肖发现自己抽屉里的化妆品根本用不完,衣服更是堆积如山,“闲着刷手机,就容易被主播们‘种草’,看到这想买那也想买,停不下来。”

不过,肖肖觉得,消费的底气是来自于银行卡上的数字。“年轻人大多奉行及时行乐,但也得注意要理性消费,提高储蓄意识。”她说,最近,她的物欲大大降低,面对一些消费“陷阱”也懂得避开,“不再被商业化的宣传内容洗脑,有选择性、针对性地消费,才能提升生活品质。”

相比起90后,80后许女士对待消费则有自己的看法。“上有老,下有小,用到钱的地方太多了。”她说,自打娃上学后,家里的开支被重新分配,花在自己和爱人身上不断被压缩,“光是孩子的兴趣班,一年就得好几万元。”

许女士说,受新冠感染疫情冲击,她更觉金钱的重要,也更主张理性消费。“以前我们挺喜欢电子产品,家里买了不少小玩意,小物件几百元,大的几千、上万元。但现在,相比起消费来说,一致认为得开源节流,储蓄也很重要,可以在关键时刻应对风险。”

正视消费,重新管理生活

这两年,王雯雯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婚、生子、搬进新房。对于她和她的家庭,迎面而来的便是生活的压力。

王雯雯是台州某银行理财经理,对于金钱,她尤其敏感。过去,在朋友眼中,她是一个比较在意物质层面的人。“由于职业的关系,出门的行头不能少,车子、包包都要置办得好一些,这样与客户见面才能有排面。”她说,冲动消费取悦了自己,给自己装扮了“脸面”,“身边的朋友、同事也大多如此,可能无形之中就有了攀比之风。”

此外,她还将工资的一部分用于理财、投资。

去年,王雯雯组建了家庭,有了孩子后,生活变得简单,“买买买”频率大大降低,即便是消费基本上都用于孩子。“疫情发生后,我们意识到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为了应对风险,我们只能变得更加保守。就算消费,也更加关注它背后所提供的服务和其性价比。”

曾先生是路桥某科技公司员工,过去,他十分在意他人的评价,也总是刻意“打扮”自己,“我很喜欢买鞋子和电子产品,家里的鞋子都堆成了一面鞋墙,手机基本上也是一年一换。”他说,过去几年,市场不景气,直接影响了他的收入,公司也有人离职,于是,他便开始考虑从今年开始好好做个理财规划,对生活重新管理。

“从‘报复性’消费到‘朴素’消费,其实,是大家认知上的一个改变。”曾先生觉得,无论是选择储蓄还是降低物欲生活,最终还得回归到生活的本质。

2023-02-20 经历过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后,消费观念逐渐改变——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67168.html 1 3 有人更在意消费品质,有人以储蓄应对风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