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丽敏 章绍麟
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视域下,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为蓝本,与初高中进行衔接,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设计一至六年级德育活动课程,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走读家乡”课程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校全面梳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关“热爱家乡”主题的内容,关注初中教材相关主题,结合路桥的文化古迹、民俗风情等地方资源,设计“我是路桥代言人”项目化学习实践活动。各年级学生在开展“一水一街——触摸十里长街”“一市一坊——走进商都市场”等活动中根植地域文化,培育家国情怀。
二、“职业体验”课程
道德与法治学科多个年级涉及职业教育。学校将从事不同职业家长请进课堂,树立职业不分贵贱观念;以爱心义卖等德育活动为契机,开展职业体验与理财实践活动。暑假,开展“跟着父母去上班”活动,走进社会,近距离感受父母工作常态,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职业体验”课程,引导学生涉猎初中学段“社会中的我”议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三、“行走法庭”课程
《道德与法治》六上整册书以法治教育进行编排,为初高中的“法治教育”专题作前期铺垫。学校结合教材,开发以学校吉祥物命名的“鹿贝法学课堂”,使德育教学、法治讲座、校外实践活动形成三合一的法治教育课堂,将枯燥的法律法规条款融到学生学习生活中,通过沉浸式的法律学习,使法治教育“活”起来。
四、“生命成长”课程
为帮助一年级新生顺利度过“心理过渡期”,根据道德与法治一上“适应新生活”教育主题,开发《你好!一年级》入学课程,有效实现幼小衔接。以《道德与法治》六下和语文毕业主题单元为依托,开设“再见童年,你好明天”的毕业课程,通过“纪念童年”“感恩母校”“憧憬未来”等项目,在主题研究中初涉人生规划,为初中“通过生涯规划,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作好准备。
五、“劳动实践”课程
根据劳动课程标准、省家庭劳动清单和评价量表,结合道德与法治,完善区精品课程《新劳动教育》“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劳动创新”四大体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取阶梯式教学,培养劳动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向上园”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种植活动课程,让“向上园”成为生命成长教育的乐园。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视域下,学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将国家课程与德育活动有机结合,让德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洪丽敏 台州市路桥区路北街道中心小学副书记、台州市首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章绍麟 台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初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