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军 /文
每当芒种前早稻进入灌水期,我便会想起儿时踩水车的往事。
我的家乡虽然地处海边,但勤劳的先辈用双手筑塘围海,让昔日的盐碱地变为广袤的粮田,也使家乡河道纵横交错,成了泽国水乡。记得小时候水利设施落后,村人耕作水田、抗旱,几乎都要与水车打交道,踩水车就成了农民灌溉粮田的常事。
水车按动力可分为手车、脚车、牛车等,长度及车头部分可根据实际制作有所区别,但大体部件相同。
水车由车壳、车头、车骨、车板等部件构成。车壳用木板钉在制作好的车框架上,车头由一块圆形木头嵌上几个短木栅,中间插一轴,横穿在车耳朵(木头制成,前有一圆孔)上,转动后带动车骨车板提水。车骨一般用硬木制成,由车梢连结成链条状,车板一般用樟木制成小木板,中间打孔,穿在车骨上,一个车骨一张车板,当车头转动时,车板带水灌溉。
家乡的水车有两种。一种是短水车,也称手车,一般由两人操作,也可单人进行,就是手推拉式的,适用于从水塘、沟渠中翻水灌溉农田。另一种是长水车,也称脚车,由两人或三四人操作,主要利用足踩的方式,适用于从河道中抽水。短水车运送方便,只要上端放于田埂,下端置于沟渠即可,比较随意,也无需固定,但翻水的效果差些。长水车的装备就多了,有脚架、横杠、车轴、车架等,由于车身长,在地面、河面还需用脚架和竹棒等来上下固定。脚架是由木头制成,有两个,主要用来承载车轴的,上端装有绳圈,可放置横竹杠;车轴也就是一根粗圆木,正中用六个短木栅设置了一个齿盘状的装置,主要是用来带动水车叶子,这是前轴。车轴安放在脚架上的下凹处,使用时,需要加点菜油或机油润滑,使它转动起来更灵活、省力。后轴安装在水车的尾部,它和前轴一样,只是小了许多,可能是运用物理学中的动力原理吧,利用大轮带动小轮,这也是先人智慧的结晶。车槽的下半部和后轴通常沉在河水里。但要先在水中打下两根竹棒,底下再横一条,用来固定车槽,使其不会摇摆。还要掌握好车槽吃水的深度,假如吃水过深,翻上的水量就大,但人付出的体力也大。
车水看似简单,只要人的上肢伏在横杠上,背朝河面,双脚踩着木拐,水车的前后轴就有规则地带动叶子转动,将水从河里翻上,但踩水车大有学问,要讲究技巧呢。小时候,看着大人们哼着小调,悠然自如地踩着水车的样子,不免也想尝试一番。
我真正接触踩水车是七岁那年的夏季。骄阳似火,河堤上架起了一排排的水车,场面真是壮观。为了给刚插下的晚稻秧苗足够的水分,每个生产队要安排一定的人力,利用水车轮流给秧田灌水。我们这些闲着无事的小孩,赶着鸭子往河里跑,跳下河去凉爽凉爽。趁着大人们还没来,小伙伴们一起跑到水车旁想踩着试试。我们用力抓住脚架,慢慢地爬上去,抓住横杠,踩着木拐,欲大显身手。但我们使尽吃奶的力气,还是踩不动木拐。当合力往下踩,刚让车轴转动时,不料用力过猛,人往前倾,被“吊鳗”(俗称,即双手抓住横杠,双脚悬空)了。车轴也突然倒转,叶子撞击着车槽,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响声。吓得我们慌忙跳下水车,逃得远远的,生怕被大人们发现。
有一天中午,我放好鸭子后,发现堂叔与姨祖父在一起踩水车,于是,趁着堂叔临时有事的机会,让姨祖父教我踩水车。他站一边,我爬上另一边,抓住竹杠,在他的传教下,掌握了要领,慢慢适应跟上了他的脚步。
踩水车主要是集中注意力,脚步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步调一致。如果跟不上脚拍,就会“吊鳗”,还可能被后仰跌入河中,成为“落汤鸡”。踩水车虽然辛苦,让人劳累,但也给我们这些小孩子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快乐。为此,我们也常常趁着大人们不在时,去尝试一番踩水车的乐趣。
后来,随着水利设施的完善,水车退出了灌溉的舞台,成为一种摆设,被置于生产队仓库的阁楼上。自土地承包责任制实施后,人们用上了水泵灌溉。每家均有一台小水泵,既省力又方便,只要把电线往田头的电杆上一插,机器就动了,河水便哗哗地被抽上来,流向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