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岁月

退步原来是向前

金时锋

(穿了一辈子制服)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在众多描写插秧的诗歌中,最有名的要数这首哲理禅诗《插秧偈》,作者布袋和尚是五代后梁高僧,宁波奉化人,距今1100多年了,现在的插秧场景和那时候差不多。

要想秧苗壮,育种很重要。“芽谷种”的活由队里有经验的老农担当,谷种是头年留好的,挂在仓库的墙上和梁上,防止老鼠啃食。老农也不能保证每次成功,偶尔“芽”坏了每家分点“芽头谷”,晒干后磨成粉,做“芽头谷糕”吃着有甜丝丝的味道。我们小时候,常盼着年年有“芽”坏的,这种机会不多。队里做的秧田都在靠近水源的地方,秧苗的生长和拔秧洗秧离不开充足的水源。

农忙时节壮劳力主要任务是插秧,拔秧靠妇女和孩子。正像杨万里《插秧歌》写的“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母亲带我拔秧还不到十岁,不会坐“T”字型“秧櫈头”,经常裤子是湿湿的。也不会用稻草捆秧,拔好洗净后由母亲捆。母亲教我拔秧一定要把手探到秧的根部,千万不能像拔萝卜一样,防止秧苗断根。

插秧前先要抛秧,即把秧苗一个一个抛到水田里。路边的好抛,水田中央不好抛,不但要抛得远,还要抛得准,分布适度,抛密了插不完,抛稀了不够插,保证插秧的人插完这一个,正好拿下一个,完全靠的是经验。当天没插完的秧,要泡在水沟或水塘里,捂一晚上青秧会变黄秧。

抛好秧后接着拉“牵田绳”,绳子从田的这一头拉到那一头。用“丈杆”丈量间距,站在两头的人把绳子抖直固定,一根一根依次排开。“牵田绳”都是个人准备,粗的拉不动,细的容易断,那时我们用的是细细的尼龙绳。当然,也有先拉“牵田绳”后抛秧的,这样容易把拉好的绳子抛走样了。

插秧难掌握的是在“退步”上。

每人在绳子里插9株秧,需要均匀地分成三部分:左3右3胯下3,两脚踩在3和6之间。熟练的人背后像长眼睛一样,交替后退,退得直,退得稳。插秧时避开了踩出的窟窿,保证每株秧都插在泥里,又直又快。

初学者不会“退步”,知道要分成三部分,也知道左3右3胯下3,往后一退就乱套。忽东忽西,忽左忽右,退步不好,前面尽是自己踩出的窟窿。窟窿里插不上秧,先得把泥抹平,多了个程序就很浪费时间。

还有个问题是分秧不均匀,深浅难掌握。分秧完全靠拇指的感觉,每株以7-8苗为好。初学者往往分到多少插多少,有些一大丛,有些2-3苗,有些插的深,有些插的浅。深者会影响生长,浅者容易漂浮。好在秧苗扎根后,会安排人去“补秧”,否则会影响产量。

这些都是技术问题,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问题都会解决。

插秧最要命的是腰杆受不了,不夸张地说,插了一天秧,晚上睡觉爬床上都困难。割稻和插秧都是长时间的重复弯腰动作,割稻时会剩下十多公分的稻桩,而插秧的每次弯腰,手必须要深到土里,秧才插得稳。试想一下,当你立定弯腰手掌点地时,多弯下一厘米都很困难,插秧比割稻要多弯十多厘米,难度要大得多。只有插过秧的人,才会理解那句“手拿青秧四两重,背脊弯弯千斤重”!能连续插秧的都是年轻人壮小伙,队里会给他们加工分。年纪大的和有腰肌劳损的人,忙不过来时,每天会插一会秧,而后去拔秧了。

稻子生长有周期性,误了季节,影响产量。七八月“双抢”季节台风多,只要有风雨,割稻的活要停下,收来的谷子没地方晒要捂坏的。插秧不一样,除刮大风下不了田,下雨时也不能耽误,雨天不影响秧苗成活,反而比大太阳插得都好。于是发明了一种专门插秧用的雨具——“池叶”,类似乌龟壳的形状,半人多高,披挂身上站起来像展开的披风,弯下腰去就是很好的雨具。前年在台州市博物馆看到,很惊喜。

我学插秧比较早,大约十一二岁,学校放农忙假,队里会找边边角角的地方,有一个人带着,让我们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去练练手,从最先插3株、5株、7株、慢慢过渡到9株。

真正下田插秧是1966年初中毕业后,“文革”破灭了读书梦,我正式开启了农民生活。那时年轻,干活不偷懒,肯学习也肯下力气,没两年,工分从六七分挣到了九分多,离十分一步之遥。农活上差一点的还是插秧,常常被人“关起来”。

何谓“关起来”?简言之就是插秧时两边的人都超过了你,把你困在里边。插秧要求竖要对直,横要对齐,外边的要接里边的,里边的要插得快些,插得慢的人是绝对不敢站里边的,像操场跑3000米的起跑线,呈斜线展开,“关起来”很难堪。

我“关”别人的场景至今记得,“七亩头”是队里最长的一丘田,插秧这活水田越长越累,因为长时间得不到休息,腰肌疲劳难以缓解,年纪越大的人越难坚持。一般是插四五个秧要伸一下腰,到最后腰像断了一样,插一个秧都要伸一下腰。那时候我年轻气盛,咬紧牙关,插十来个秧都不会伸一下腰,憋着一口气,把所有人都“关”了。这事在当时很痛快,后来想想不应该,这会让很多人没面子。

一“关”成名。很快工分到了十分,那一年我17岁。十分就叫赚“足工”了,就像孩子的成年礼,标志着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

当兵第二年,所在团抽一个营到川西平原的军农场种田。大家心里很有抵触,打趣地说,当种田的兵,让我爸来当更合适。没办法,命令得服从。川西平原种单季稻,插秧的办法和我们不一样,每个人插7株,且有人先在边上插了一行,四川的特点妇女下田插秧比男人多,9株够不上,往后退也不像我们三三制有章法。那年征的台州兵多,每个连队少说都有二三十,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插秧不在话下。我们提出建议按浙江办法,连队采纳后,组成插秧突击队,成员都是浙江兵,完全按家乡的套路插9株,插得又快又好。军农场做了推广,附近村民都来参观学习,着实让浙江兵风光了一把。

不知道左3右3胯下3是谁发明的,但作为“退步原来是向前”的插秧来说,这应该是最科学最实用的。

2023-08-13 阡陌岁月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80932.html 1 3 退步原来是向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