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才国
暑期接近尾声,我市各中小学秋季新学期即将开始,“开学经济”也再度火热起来。从学习用品到生活用品,从教辅资料到电子产品,市场热度持续升温,线上线下各大商家纷纷推出各类促销活动,吸引众多学生和家长加入“装备”采购大军。(9月1日《台州日报》)
“神兽”归山,无论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即将奔赴学校的大学生,开学时都要为自己的学习装备进行更新,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学习装备购买后,可能许多功能被“闲置”或许根本用不上,这就使得不少“开学消费”成了“开学浪费”。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大概有以下三点。一是溺爱孩子使然。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总觉得“再苦不能苦孩子”,只要孩子有要求,家长勒紧“裤腰带”也要满足;二是攀比心理作怪。别人孩子玩“苹果三件套”,自己的孩子只有一部过时的破手机,如何在大家面前树立信心?三是虚荣心理驱使。有些家长觉得,给孩子添置的“装备”越高大上,越能代表孩子的实力,于是不惜在“开学消费”上大把“烧钱” ,以此彰显所谓“赢在起跑线”。
开学了,适当为孩子添置一些学习用品,未尝不可。尤其是大一新生,为方便学习与生活,的确需要购置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出于对孩子的“深情厚爱”,家长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配备齐全这些倒也无可厚非。关键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度浪费,如果书包还是新的,不影响继续用,就不必再重新购置;手机、电脑等还好用的,就没必要为了追求新款或时髦去做更换……这些溺爱、虚荣和攀比,或许能让孩子有了一时的开心与满足,但久而久之,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作为家长,要以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样,不能因为溺爱而无原则地迁就孩子提出的要求,购买学习用品时要把握一个准则,只有真正用得着的,才予以考虑;只要功能足够,以物美价廉为选择标准。唯有此,才能加强对孩子金钱观和消费观的正确培养,让他们学会设身处地地替父母着想,在一定程度的约束中从小养成良好习惯。
当然,杜绝“开学浪费”并非只是家长的“一家之责”,学校也要进行针对性引导,营造出更加理性、阳光的校园氛围;商家不能在鼓励孩子入学“高消费”上推波助澜,真正当一个“良心商家”;全社会都要负起责任,自觉遏制浮躁、功利的不良风气……唯有大家一起努力,杜绝“开学浪费”,并以身作则上好这堂既生动又接地气的社会教育实践课,引导孩子养成勤俭节约、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走好人生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