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成炬,照亮什么?

木 尘

这些天,全民迎亚运的氛围感“原地拉满”。

9月14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火炬走过烟雨西湖、太湖之滨、红船之畔、鲁迅故里、东方大港、千岛之城,来到了和合圣地。这是一座即将迎接“三十而立”之城的“高光”时刻,此次共有170棒火炬手参与传递,传递路线长度约8公里,沿途风景如画,各种“名场面”定格专属台州的亚运记忆,必将成为经典永流传。

“火”起来,亚运!亚运火炬传递所经之处,万众瞩目。一棒棒“薪火”,在手与手的交接、心与心的追随中汇聚成如光之炬。那么,它照亮了什么?

照亮城市之美。有人说,亚运火炬传递,用“薪火”串联起了浙江各个城市的最美风景线。且看,转播镜头中出现的城市“画廊”、特色地标,跟随着火炬的传递,一同传向了世界。在起点,杭州的“锦绣繁华新天堂线”,主要围绕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城市发展脉络,生动体现了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的城市定位。到了台州,8公里的路线沿途集聚了多家台州城商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小微金改看台州”的金字招牌璀璨闪耀,生动诠释了“和合台州 活力城市”的主题,充分展示了撤地设市30年的巨大变化和崭新面貌。

此外,还有嘉兴的“红船领航 筑梦未来”、宁波的“滨海宁波 扬帆世界”、温州的“千年商港 幸福温州”、丽水的“秀山丽水 青年之城”等,每座城市都有专属主题。正如网友感叹,杭州亚运会的火炬传递线路,在遵循国际大赛惯例的同时,也将城市之美和体育精神相结合,展现“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特色。

照亮文化之韵。杭州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寓意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火炬整体高730毫米,净重1200克。其设计灵感源自良渚文化,以玉琮为表征,以人文历史和山川风物为主干,整体轮廓曲线犹如手握薪柴,在动静之中迸发出运动员的力量感和汇聚态势。

文化之韵不仅在于火炬本身,更在行进的每一座城市。比如,台州站传递路线的起点选在和合公园。“和合圣地”是台州的城市名片之一,台州也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核心“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精神,与“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不谋而合。此外,在火炬传递沿途,台州还设置了多个文艺展演点,台州乱弹、黄沙狮子、高枧牡丹龙、南太极拳等特色文化元素被紧紧串联起来,现代与历史交融,文化与体育共舞,朝着“薪火”而动,亚运更添一抹“文韵”。

照亮奋进之路。火炬行进处,总能引来市民围观,我们不仅关注火炬本身,更关心传递的人。从阵容来看,杭州亚运会火炬手共有2022人,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84岁。他们大多来自体育、企业、学校、社会等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和榜样模范。以台州站为例,从世界帆船冠军魏梦喜、世界技巧锦标赛冠军李植、残奥会冠军尹建华等“体育达人”,到36年坚守基层一线的大陈岛“垦荒二代”王海强、全国道德模范郭文标、中国好人张露娜等“草根明星”。每个人身上都有精彩故事,蕴含敢为人先、勤奋实干、勇立潮头的精气神,他们用双手传递火炬、托起希望,感染了你我,照亮了奋进之路。

“薪火”成炬,也引燃了全民参与的高昂热情。杭州亚运会首次将现实世界的火炬传递拓展至数字世界,当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全球网民就能以“数字火炬手”身份,同感受同梦想、同爱同在。而且,在亚运会开幕式现场,这些散落各地的数字“薪火”,将共同点燃亚运会主火炬,完成亚运会72年历史中的首次“数字点火”。

“薪火”相传,接力不止。让我们相约杭州,共奏“心心相融,爱达未来”的乐章,让“薪火”点燃“高光时刻”,让“高光时刻”照亮城市之美、文化之韵、奋进之路。为火炬手助威,为亚运加油,共同期待亚洲进入“杭州时间”,共同见证世界聚焦“中国故事”!

2023-09-18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83563.html 1 3 “薪火”成炬,照亮什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