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四下基层”的“奔赴精神”

王银宇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其中展现的工作在基层、谋事为百姓、实干破难题的“奔赴精神”,党员干部应充分汲取养分,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以实践成效增进人民幸福感、获得感。

政策方针“入民心”,奔赴于乡野凝聚思想合力,只为党的理论到万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前行的旗帜,只有人民拥护,才能凝聚力量。作为“四下基层”的第一条工作法,让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要站在群众的立场,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将“书面语”用“土方话”传递给百姓,让人民群众切实体悟到党的理论富含的“精神力量”,切实感受到政策方针带来的现实新变化新发展,让理论宣讲起到“春风化雨,润泽人心”的作用,以党的真情实意换取人民群众的“主动跟随”。

调查研究“下地头”,奔赴于实地寻求决策答案,只为谋事有方惠民生。无论是“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闽东精神,还是引领浙江发展的“八八战略”,习近平同志在做决策前,总花大量时间走遍一线,看现场、听真话、访实情,才形成契合当地发展的长远策略。做好调查研究就要培养“愿跑”“善研”的精神,奔着问题去,于“终点站”寻决策,向“实践者”讨办法。坚持摸清全貌、探求实情、汇集意见,找准制约发展的症结,针对问题花功夫钻研,提出施之能通、行之有效的实招、妙招。

信访接待“进门户”,奔赴于瓦舍解决矛盾问题,只为人民和谐能安居。习近平同志曾到霞浦县委党校参加首次“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也曾到浦江县主动下访群众,开创省级领导下访接访的先河。信访接待下基层就是将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为人民“主动解铃”,以审自身、整改进步。党员干部要从中领会“人民至上”的宗旨,与群众常联络、多关心,将问题发现置于平时、见于细微。面对群众的“牢骚话”“发难话”,不能避难就轻、拖而不决,应及时答疑解惑,复杂问题多寻求部门配合,巧妙化解矛盾,透彻解决问题。

现场办公“到跟前”,奔赴于一线提供即刻服务,只为百姓之事早落实。现场办公下基层放在如今仍是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的重要方针,蕴藏的是用心用情、尽力尽责,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公仆意识。要深入实施“最多跑一次”“零次跑”“帮忙跑”等政策,将服务工作做透彻、做细致、做出口碑。学习“一线工作法”,主动到生产车间、果园田地、百姓邻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懂得涉及百姓利益的“民生小事”亦是“社稷大事”的道理,主动为群众谋福利,始终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标尺,努力提升群众对政府服务的体验感、认同感。

2023-12-13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89693.html 1 3 领悟“四下基层”的“奔赴精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