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凯/讲述 台传媒记者陈伟华 整理/摄影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凯,12月23日上午做客台州市民讲堂,为读者带来一场题为《科学与人文——近代大学的教与学》的讲座。记者整理撷取了其中片段。
通才和专才
“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学。”我认为国内高校的百花齐放,科学人文气息愈发浓郁,与我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开创,是密不可分的。
1920年,国内大学课程,常常偏重文法科,而忽视农工医各科。高等教育形成农工科萎缩过度、文法科发展过甚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们力图以科学增进国力,批评过去教育的弊端。
浙江大学就成为当时“抑文重实”教育的典范。陈训慈曾在浙大史地系任教,对于这座学校,他爱得深沉,更是寄予厚望,提出“求是”为浙大之历史名称。浙大的办学方向,则注重实用科学,充实科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熔铸他们服务社会和服务国家的健全品格。
1936年,浙大发生“人事异动”。为振兴浙江学风,陈训慈、陈布雷等浙籍人士,引介著名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担任校长。竺可桢认为,“办大学者不能不有哲学中心思想”。在第一次校务会议上,他提出浙江大学各方应平均发展,使学生既得基本训练,又能各具专长,养成全才。他指的基本训练与各具专长,即是要打通基础与应用的学科限制,使专与通有效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敏锐的科研能力;基础与应用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为落实全才的培养,竺可桢在上任初期,即着手改革教育理念,发展文史学科,调整学科结构与人员组成,设置基础课程。之后,浙江大学的办学方针与学术风气随之转型。
竺可桢与新生交流时强调:一校有一校的精神,浙大以诚、勤为宗旨,大学教育不仅是使学生求得谋生之道,掌握一种技术,更重要的是要训练他们如何能正确地发散思维。
“求是”精神
1937年,张其昀在浙江大学第十届毕业典礼上,从求学、做人、政治三方面,概括了“求是”精神的内涵及其在抗战时期的应用。他认为,“求是”精神是一切读书、做人的根本。
抗日战争浙大西迁途中,竺可桢认为“求是”精神应该是浙大师生立身治学的最高准绳。
在1938年11月19日第十九次校务会议上,竺可桢提议,郑晓沧、郭斌龢附议,校务会全场通过,正式决定“求是”两字为浙大的校训,“求是”精神成了浙大精神文化的核心。
之后,竺可桢在历次演讲中,反复强调“求是”精神,就是一种“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理”的精神,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态度。
“求是”精神以科学方法与精神为基础;“求是”精神以德性养成为前提;实践“求是”精神,必须积极回应时代主题,进而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使命……
为了让同学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求是”的内涵,竺可桢不厌其烦地说:“你们要做将来的领袖,不仅求得了一点专门的知识就足够,必须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的气概,以及深思熟虑、不肯盲从的习惯。而同时还要有健全的体格,肯吃苦耐劳,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这样的精神,如同灯塔一般,为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工作者,以及浙大的师生们,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