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100天,腾房100%

桐屿跑出下岭征迁“加速度”

台传媒记者朱玲巧

6月9日,在路桥区桐屿街道下岭村,随着最后一间厂房的腾空,经过百日奋战,此次征地的100多亩土地,涉及135间民房的政策处理工作均已完成,拆除工作也已经陆续展开。

不久后,这片土地将褪去旧貌,成为路桥区西部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基石,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执行政策有“决心”

近年来,路桥区西部的开发进程日益加快,对新增污水量的处理需求也显得愈发迫切。

路桥区政府决定在桐屿下岭区块建设一座路桥区西部污水处理厂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污水处理压力,项目计划于2024年底正式启动建设。

按照计划倒排,桐屿街道在3月底接到了该工程项目在下岭村征迁任务,需要在6月底前完成净地标准交付。

为了保障工程能够如期启动,桐屿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建强“三支队伍”凝心聚力、狠抓落实,组建了由十几位骨干组成的征迁工作专班,并划分四个工作组,各组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在端午假期,不少工作组成员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时光,毅然投入到征迁工作中,上门为群众排忧解难。陈小湖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在端午假期的走访过程中,他了解到了一户两兄弟的特殊情况。

这户家庭的两兄弟,老大身患残疾,腿脚不便,行动十分困难。他向陈小湖倾诉道:“拆迁后要搬进套房里,我无法独立生活。”而弟弟虽然有心照顾哥哥,但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无法两头兼顾。

于是,陈小湖积极协调各方面资源,寻求解决方案,最终帮助兄弟俩签署了遗赠抚养协议,弟弟将承担起照顾哥哥生活的责任。这户家庭终于走出了困境,征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攻坚破难有“公心”

“今天务必要把最后的设备腾空。”6月9日,该区块一座占地6000平方米的厂房内,工作组正在紧锣密鼓地帮助最后一家企业搬迁设备。

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工作专班采取了“多条腿走路”的策略,即土地丈量、青苗评估及款项发放、腾房等各项工作同步开展。

这厂房原本租给3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它们分别从事无纺布生产、纸箱制造和装潢材料加工。面对即将到来的拆迁,这些企业不仅面临着退租的困境,还需要寻找新的生产场所。

下岭村像这样的情况有不少,工作组不仅需要动员租户的工作,还需要找到房东进行沟通和协调,无疑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工作组在详细了解了3家企业的生产状况、设备搬迁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后,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帮助企业寻找合适的搬迁地点。经过多轮协调和努力,纸箱厂最终搬迁至黄岩院桥,装潢材料厂则搬至塑胶园区内,而无纺布厂则顺利迁至椒江滨海工业区,都顺利找到了“落脚点”。

这种细致入微的工作方式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也为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真帮实助润“民心”

“尽管我们已经住进了崭新的安置房,但房产证问题却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旧房拆掉让我们始终无法安心。”在走访时,工作组听到了不少村民的共同心声。

由于政策调整、流程繁琐资料缺失等种种原因,部分村民的拆迁安置房不动产权证办理进度一直停滞不前。

桐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杨波深知,不动产权证问题不仅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更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因此,他多次亲自跑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民们陆续拿到了心心念念的不动产权证,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也愿意腾房配合拆迁。

此外,下岭村民裙房分配问题成为最为关键和敏感的一环,由于该村裙房涉及多个村庄的利益,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为了解开这个长期困扰村民的“心结”,街道和村级层面进行了多次沟通和协商。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如今下岭村的裙房经过多轮讨论和协商目前已基本达成一致。

2024-06-10 奋战100天,腾房100%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02904.html 1 3 桐屿跑出下岭征迁“加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