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钱 青
天台苎布在海外刮起一股“中国风”,以天台红曲酒传统酿造技艺制作的宋红臻酿红曲酒入选“首届浙江特色伴手礼”,天台乌药加工技艺带动乌药种植业发展……
天台县非遗资源丰富,拥有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8项省级非遗项目,57项市级非遗项目。当地以省级和合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浙江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工作为重点,出台《天台县文化高质量发展扶持奖励办法》等系列政策,推动传统文化在产业化发展中焕发新生。
国风为媒 苎布“出海”
6月6日下午,天台诚一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雄伟接待了一批西班牙客户,7个苎麻丝类基础款被选中,双方当场就定下了500万元的订单。
“这是基础订货量,线路走顺后会追加。现在1个海外订单10天就能点对点到对方仓库。”徐雄伟自信地说,“未来3年,公司产值有望达到5000万元。”
天台苎布制作技艺是省级非遗项目。“把非遗文化带到全世界每个角落”,是徐雄伟的初心。
在织造车间,公司最新款苎布产品正投入制作:工人先手工在一根红麻线上打两个结,然后将其放置在苎布的合适位置,机器自动将其织入布匹。素雅的底布搭配错落有致的千千“结”,古朴立体之美立显。
拉麻机是公司在有梭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新的机器在保持苎布风格不变的情况下,将生产效率提升了20倍。“目前我们可织造3米宽布,突破了原来最宽0.6米门幅的限制,大大拓宽了苎麻面料的应用场景。”
创意为传统苎布“出圈”再加码。90后的王晓宇负责客户跟单,了解到许多客户提出的“无拉绳”需求,便及时反馈。技术人员反复摸索、试验,在窗帘固定轴上增设弹簧装置,使“无拉绳”苎布窗帘成为今年的爆款。此外,公司每月推出20多个新款式,麦穗、中国结等中国元素的融入让产品更“吃香”,远销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地。目前,公司拥有4项发明、6项实用新型、14项外观专利、2项注册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科技型企业。
“现在,世界认可中国元素,苎布产品海外市场需求迎来井喷。”徐雄伟说,“接下来,我们打算在街头、白鹤设分厂,把材料、机器搬到村民家门口,带动更多劳动力就业增收。”
传统+创新 古方酿新酒
“每糯米一斗。用红曲二升。使酒曲两半或二两。亦可……”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的天台红酒方,记载了天台红酒的酿造工艺。“古方需多次发酵,而且容易变酸。”天台红曲酒传统酿造技艺非遗传承人、浙江红石梁集团副总工程师徐仁委说,“经过现代工艺改良后,红曲酒品质更稳定了。”
天台山泉水,天台山短圆糯米,在天台自然环境下生产的酒曲,这三大原料构成了天台红曲酒传承千年的“灵魂”。
如何让传统酿造技艺与时俱进?
作为天台红曲酒传统酿造工艺省级非遗保护单位,浙江红石梁集团济公家酒坊有限公司与浙江工业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对红曲菌种进行筛选改良,并引入大米原料新鲜度检测、冰晶冷冻等技术。
与此同时,公司还与传统工艺工作站“联袂”,推进道地药食两用原料与红曲酒结合开发新产品,不仅提高了红曲酒产品单价,也通过收购地道中药材原料,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清雅醇香、口感清爽、颜色鲜红至橙红色,这就是新鲜红曲酒的感官“标记”。2018年以来,《红曲酒》《酿造红曲》行业标准相继发布实施,公司为主要起草单位,明确了红曲酒的感官和理化指标特征,让红曲酒在黄酒行业有了“身份证”。
源头培优 仙草带动大产业
“眼法、手法要到位,切片时做到薄如纸、轻如鸿。”近日,天台乌药加工技艺第七代传承人陈文强在红石梁·宋红非遗馆为天台职教集团学生现场演示乌药切片的技法。
天台乌药加工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代科技力量的注入,使仙草的价值不断拓展。
浙江红石梁集团天台山乌药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研发了台乌牌乌药精茶、乌药黄精颗粒、乌药铁皮石斛人参颗粒等多种保健食品,拥有5项国家发明专利。“我们扩大了乌药的应用范围,从传统药用走向大健康产业新路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乌药种植技术和新品种培育不断推广应用。
在“浙江省乌药优质高产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实施中,公司经过长期实践,采用二段育苗形式,使乌药结块根率从20%提升至80%。2017年至2019年,公司实施了“国家乌药加工与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主导制定浙江省地方标准《天台乌药生产技术规程》等,并为当地农户制作了《天台乌药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从源头上提升产品品质。2021年起,公司承担浙江省“十四五”育种专项——乌药新品种选育,并于去年成功育成“台乌1号”林木良种。
当前,公司在寒山湖、三州、苍山顶等地拥有3000多亩乌药种植基地,聘用500人次参与管理,每年为农户增收近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