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喜华 /文
台州学者戚学标在《台州外书》中说:“永嘉之学前梅溪,后水心,皆台学渊源所自。”梅溪即王十朋,水心即叶适。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生于温州乐清四都左原梅溪村,少时即博闻强记,七岁入塾,十四岁先后在鹿岩乡塾、金溪邑馆、乐清县学读书,学通经史,诗文名闻远近。十七岁就感时伤怀,十九岁写出“北斗城池增王气,东瓯山水发清辉”的名句,二十四岁以盖世才华震动当时的浙东诗坛,三十三岁在梅溪开馆授徒,三十四岁入太学,四十六岁时得以高中状元。其直言敢谏,曾数次上书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孝宗继位,官至侍御史,力陈北伐抗金大计。
王十朋祖籍台州黄岩宁溪,据《宁溪王氏宗谱》记载,王十朋系宁溪王氏始祖、唐大理寺少卿王从德第12世裔孙。王从德是唐末五代人,曾与吴越国的钱镠是前同事,因不从钱镠征召,避居黄岩宁溪。
王十朋祖上从宁溪迁居乐清左原已历五代。王十朋与螺洋余氏的余艭(余元卿)系表亲关系。早年王十朋家境贫困,时常得到表叔余艭的资助,因而其在乡野游学以及仕途期间,每当经过黄岩,必到螺洋的表叔家盘桓小住。王十朋在家乡办学时,余艭把三个儿子余谐(靖轩)、余壁(余星)、余如晦(子闲)送去读书。王十朋与三个表弟关系都非常密切,对余氏三兄弟各有诗相赠,其中一首《送黄岩三友》:“聚散本常理,未应轻感伤。只因三益友,故断九回肠。子少才俱美,予穷老更忙。相将亦行客,后会恐参商。”即为送别余氏三兄弟之作。
绍兴二十七年(1157),王十朋被宋高宗擢为进士第一(状元)。王十朋第一份官职是绍兴府签判。上任之前,他来到螺洋表叔家,余谐、余壁、余如晦陪表兄游黄岩方山下十里梅林。王十朋写下《宿梅花亭》诗:“三日离家客,悠然觉路长。梅花十里眼,竹叶一杯肠。诗思贪佳境,眉头记故乡。江山看未足,回首隔沧浪。”
绍兴三十一年(1161)春,王十朋调任大宗正丞,主管台州崇道观。为此,王十朋走遍台州重要寺观,来到路桥。余氏三兄弟陪他游览妙智寺,当夜王十朋宿妙智寺涤虑轩,作《宿妙智院》诗一首:“问讯开山始,于今二百年。径幽微见竹,社废尚遗莲。观颂思元老,游庵忆旧禅。匆匆一宿客,未尽涤尘缘。”末句流露诗人心中的惆怅,王十朋所忧虑的,是当时秦桧余党尚把持朝政。
在余氏三兄弟的引荐下,王十朋与黄岩士林互动颇多,结下很深的渊源,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王十朋与黄岩赵十朋的关系。赵十朋是一个隐士,性情狷介,赵家不富,但知书达理,生活过得很有趣味。王十朋时为状元,却与赵十朋情趣相投,一见如故,两人结为挚友,诗词唱和。赵十朋曾写过一诗:“四枚豚犬教知书,二顷良田尽有余。鲁酒三杯棋一局,客来浑不问亲疏。”王十朋见赵诗,想起自己也有两顷田,除了两个儿子闻诗、闻礼在读书外,余皆与赵十朋差不多,随作一首《和赵十朋》诗:“薄有田园种斗升,两儿传授读书灯。客来一局酒三杯,王十朋如赵十朋。”时人传为佳话。
王十朋一生,喜梅、种梅、咏梅,曾在其家乡乐清左原淡溪两岸种植梅花上千株,自号“梅溪”,有“梅痴”之称。而黄岩方山下当时有十里梅林,很是出名。据《黄岩县志》载:“宋时方山下有亭,自南郊至十里铺,夹现梅花,相续不断,所谓十里早春也。”
王十朋一生与黄岩结下不解之缘。除前述《宿梅花亭》诗外,王十朋还有一首《宿庆善寺》诗提到梅花:“刚被篙工误,迟留一日装。川途隔浩渺,灯下乱昏黄。呼仆回行李,寻僧宿上方。山前十里雪,夜入梦魂香。”这是王十朋途经黄岩留宿大寺巷庆善寺时所写,“山前十里雪,夜入梦魂香”,记忆中的山前梅花连绵十余里,如霜如雪,阵阵幽香犹自袭入梦中来。
作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的王十朋,咏梅诗虽不多,但其以诗言志,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都是质量上乘的佳作。《红梅》诗:“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写尽红梅清高超逸,又含蓄谦逊,非桃李等鄙俗艳色可类比。而王十朋的另一首梅花诗《腊日与守约同舍赏梅西湖》:“西湖处士安在哉,湖山如旧梅花开。见花如见处士面,神清骨冷无纤埃。不将时节较早晚,风味自是花中魁。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古今无诗才。武林深处景益胜,十里眼界多琼瑰。北枝贪睡南枝醒,杖履得得搀出来。旅中兹游殊不恶,况有佳友衔清杯。手折林间一枝雪,头上带得新春回。”不仅赞美梅花神清骨冷,不染尘埃,乃花中魁首,更是推崇林逋《山园小梅》为咏梅诗之绝,“压尽古今无诗才”。
王十朋以梅花的高风亮节自喻,并以梅花的品格风骨鞭策自己。王十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作为南宋著名政治家的王十朋,其在朝为官仅十五年,且大都在地方任职,历任饶、夔、湖、泉四州知州,救灾除弊,兴教化,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以龙图阁学士致仕。他在朝正直耿介,敢于直陈时弊,弹劾权臣。隆兴元年(1163),王十朋任侍御史时弹劾当朝宰相史浩及其党羽史正志、林安宅等,并使之罢职,震动朝野。任职泉州时,夫人贾氏病故,竟因家贫而无钱将其灵柩运回家乡安葬,可见其清廉如此。纵观王十朋一生,一直主张北伐中兴,恢复大宋被金人掳掠的半壁江山,并以此为己任。而其为官十数年,关心的是国家前途、百姓福祉、黎民安危。其一生清廉,品德高尚,为文治学处世,偏重实用功利,“立朝刚直,为当代伟人”。因此王十朋在南宋一朝及其后世,都赢得了极高的赞誉。一代理学大师朱熹这样称赞他:“海内有志之士闻其名,诵其言,观其行,而得其人,无不敛衽心服”,并将其与诸葛亮、杜甫、颜真卿、韩愈、范仲淹五君子相提并论。永嘉学派一代宗师叶适说他“素负大节”“士类常推公第一”。
王十朋还推荐挚友叶光祖,即叶适父亲,到螺洋余氏当家庭教师,为南宋另一大儒叶适与台州结缘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