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橘宴,一桌美味,道道是黄岩

“中华橘宴”的菜肴设计师王以洲 由采访对象提供

台传媒记者林 立

蜜橘文化孕育了黄岩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而“中华橘宴”则是黄岩餐饮界献给“味美浙江·百县千碗”的一组精品盛宴。

山水至味

王以洲是“中华橘宴”的菜肴设计师,这个土生土长的黄岩人,从事餐饮事业29年,现任台州市黄岩区餐饮协会会长。关于黄岩的味道,他有说不完的记忆和理解。深藏于乡土之中的情感,是他为“中华橘宴”设计菜品的内驱力,也成就了他设计时丰富的想象力。

在他的介绍下,由一道前菜、十二道热菜和三道点心组成的“中华橘宴”,不仅有滋有味,还有动听的故事和传说。

前菜“橘神迎宾”,是整桌宴席的开胃菜,也是一道“大菜”。用南瓜和芋头雕成的“橘神”,身姿曼妙、神态翩翩,立于餐桌正中。由八种冷菜组成拼盘,分别是宁溪牛肉、屿头板栗、上垟焖笋、富山白肉、长潭溪鱼、沙埠菜头、永宁肠卷、澄江橘乐,每一样都是黄岩各地的经典小吃。

热菜系列共有五个主题十二道,道道荟萃了黄岩美食的精华。

“橘仙蒸鸡”是一道重量级热菜,单独为一个主题,和它独特的烹饪方式有关。

“这道菜采用独特的‘隔火炖’烹饪方式,煨制时香味浓郁扑鼻,鸡肉软嫩酥香,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这道菜名字里有橘仙,因为古老相传,黄岩的橘子,是由橘仙带给这片山水的,虽然这碗蒸鸡里没有把橘子作为食材,但寄托了橘乡人民对黄岩富饶土地的情感。”王以洲说。

“橘色满园”主题由“橘黄鱼肥”“橘丝爆虾”“橘味仔排”和“橙黄橘绿”组成。

“永宁江赋予了黄岩丰富的物产,胖头鱼和湖虾就是水中美味的代表。江湖诗人戴复古是黄岩人,他爱喝酒,爱美食,这道橘丝爆虾就是绝佳的下酒菜。猪仔排加入了橘子汁,体现的是古时黄岩人因蜜橘而富有之后饮食上的讲究,酸甜是一种幸福感。‘橙黄橘绿’是将田蟹蒸熟取粉,再与新鲜橘子一起上笼蒸制的菜,果酸与蟹肉融合,口味清新,视觉上也有艺术感。”王以洲说。

王以洲深知,让乡土美味符合现代食客需求,除了提供好味道,更需要提供情绪价值和饮食内涵,“中华橘宴”剩下的三个主题,就是这种烹饪理念最好的体现。

橘乡真意

“中华橘宴并不是每道菜食材里都有橘子,而是都和橘文化有关。和其他县(市、区)的美食相比,黄岩当地饮食不以海鲜为特色,但山中与江边,有着丰富而独有的物产,这些食材在黄岩以外就吃不到,即使有类似的菜,也缺乏相应的内涵。”王以洲说。

“橘贤毕至”主题中的“讴韶响铃”和“清献豆腐”,主打的就是黄岩名人先贤的精气神。

“永宁江边有一个地方,古时候地名叫讴韶,南宋时,这里曾经有一位叫车若春的进士给母亲祝寿,寿宴上同科十八进士齐聚车家贺寿,‘讴韶车,十八进士集一家’传为美谈。响铃是寿宴上的一道菜,在豆腐皮里卷入肉末、荸荠、白菜等油炸而成,腐皮薄如蝉翼,吃的时候脆如响铃,所以得名。‘清献豆腐’的由来和南宋第一贤相杜范有关。杜范生于黄岩北城杜家村,虽然贵为宰相,但清廉自守,招待客人爱用豆腐,所以清献豆腐制作简单,仅搭配酱油、葱花、榨菜等些许佐料而成,吃入嘴里是清味,品味的是先贤的风骨和气度。”

中华橘宴除了人文内涵,也将土地丰饶的特色——甜美的蔬菜瓜果都端上了餐桌。

“‘橘华天宝’主题中的其中三道,八宝脆鸭、稻香茭白、马蹄踏霜,就是将黄岩蔬果和家禽融合在一起。在这些菜里,食客可以同时品尝到鸭肉、鸭肫、火腿、鸡脯肉、冬菇、冬笋、莲子、干贝、鲜芋、茭白、荸荠等丰富食材,味觉体验丰富多元,营养价值也很高。”

“橘香留齿”提供了三道甜品,同样是黄岩独一无二的甜味和创造力的体现。

“‘番薯庆糕’是当地人年俗庆典、婚丧家宴的必备品。‘麦鼓头’是黄岩‘十大醉美小吃’,同时也是黄岩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橘子慕斯’是一道全新的甜品,采用西式甜品的做法,不仅外形上看起来像一个个蜜橘,同时味道酸甜,也似蜜橘的酸甜绵软。”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华橘宴自2017年推出以来,到今天已经出了三个版本。

“第一版是2017年推出的,此后在2021年以及2024年9月分别出品了第二版、第三版。三版菜单总体保持不变,但在摆盘和烹饪方法方面做了更新和调整。比如稻香茭白,保留茭白的绿叶,连上圆润尖尖的果实部分,看起来像毛笔,摆盘设计成挂在笔架上,外形高雅清新,口味清甜爽脆。再比如番薯庆糕,除了垒成宝塔状的一叠,还会在盘子上摆出四块正方形的糕,每块糕上印着的字,连起来,是‘步步高升’,将庆糕原本就有的寓意体现得更直观、喜庆。最新版的‘橘子慕斯’,我们也让甜品的外形比以前那版更像橘子,看起来更可爱圆润。总之,‘中华橘宴’是我们所有黄岩餐饮人共同努力打造的一个品牌,每一分热爱,都在为这场盛宴不断助力、提升。”王以洲笑道。

2024-11-15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14951.html 1 3 中华橘宴,一桌美味,道道是黄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