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琪
初识朱自清先生,是在语文课本中。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还有月台旁艰难而蹒跚的背影,荷塘月色里,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
年轻时读,只觉淡淡,少了鲁迅的锋芒,缺了巴金的笃实。然当岁月荏苒,华发初生,再读时,才知年少轻狂的无知与浅薄。
是呀,匆匆,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当你掩面叹息,新来的日子又在叹息中闪过。没有岁月的痕迹,没有历经一些故事,年少的我们即使将整篇课文倒背如流,又怎能明白内中的酸楚与悔意。
【桨声里的歌】
最难写的不是景色,因为那是视觉,如文字般,可以看到。最难写的是声音,如何能够用纸面上的文字去描述立体化的声音,那些复杂的,单调的,高亢的,低沉的。
读《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由声见情,“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由声入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由此声闻彼声,这是何等的精妙。
又读《明湖居听书》,“如一丝钢丝抛入天际”,声至悠远荡气回肠;直登“扇子崖南天门”,高腔极致,巅峰览山小;“飞蛇三十六峰盘旋穿插”,声调婉转,花腔绚丽,“弹子上天”,见音色绚烂;“花坞春晓”,感妩媚迷人。虽人未至,心神往之。
朱自清先生写歌声,也写出了风景般的意境。在中西音乐歌舞大会上,那中西丝竹和唱的三首清歌,如暮春的清晨,霏霏细雨,蓦然润泽,微风抚衣,让人初闻时便神迷心醉。
又闻一曲,在花园中,微雨洗去尘垢,那恬静的红,冷落的紫,苦笑的白与绿,带着暗淡的颜色,是那初春时的困倦,只愿消歇。
如东风吹来一缕饿了似的花香,还有那新插的秧,少壮的麦,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
读着,你还觉这只是歌声吗?早已不仅仅是听觉的盛宴,更有视、味、嗅、触的综合,全方位的感知,身临其中的美妙。
【灯影中的摇曳】
朱自清先生写景的时候,是喜欢抓住光影来写的,读他的散文,你不像是在看文字,倒像是在看黑白的摄影大作。光与影的对比,明与暗的冲突,静态与动态的融合,如同莫奈的油画,即使是日落,即使是同一轮皎月,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心境,也能显现出不同的情感光影。
斑驳琉璃,朦胧闪烁,或灯月交辉,或暗淡如梦。
朱自清先生书里的光都不是直直射下来的,它是通过水的倒影,波光粼粼的晃动,光线的折射,展现出动态的影像。
光是有对比的,灯光是亮的,夜晚是暗的,灯光是混浊的,月色是清灵的,而在浑浊的灯光中,却渗入了一派清辉,那便是夜色的魅力,秦淮河里的灯光与月色相互映衬,交融,并存,于是月成了缠绵的月,灯是淼淼灵辉的灯,读着他的文字,怎能不爱那片风光。
光是和影并存的,有光便有影,在朱先生的笔下,树影,月影,屋影,花影,万物皆有影。灌木留下的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的如鬼,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是水墨样的画在荷叶上,远山的素色,是一团烟雾,杨柳的丰姿,是烟雾中的淡抹,时间是因为带了时光吗?所以也有了那影子,轻轻巧巧的从我脚边跳过。
【秦淮河的景】
有人说朱先生的文字像是一幅油画,带着色彩,注重光影,远近疏密,总要有着格局。我却觉得,这哪里是西画,分明是我们的国画,有泼墨的自如,在浓墨的重彩与留白的空间里,用工笔画的作风为文字勾勒出美好的轮廓。词藻虽卓然华丽,但谁又说只有油画才能绚丽,重彩也是国画的特色,视觉上的外在张力,带着水墨的逸趣,人文的底蕴,生命的心灵体验。色与墨的反复迭现、浓郁与脱俗的碰撞、清雅与奇崛的冲击,在朱先生笔随心运的文笔功力下游刃有余。
在这些风景中,也是有着人的,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展现出不同的风貌。
看这本书,爱的是文字,美的是意境,读的是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