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君
(金融民工,文学窥客)
其实已经好多年的夏天没有听到知了的声音了。离开故乡多年,在城市的一角蜗居着,脚底很难得接触到松软的泥土,曾经熟悉无比的知了之声已经远去,再不作文纪念,恐怕就麻木了。
我成长的浙西故乡,位于一片树林边。有树就有知了,一到夏天来临,知了们耐不住寂寞,争先恐后地拉开了声音。于是远的近的,高的低的,身边全部都响起了。整个夏天,知了声伴随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暑假,给农村孩子的假期增加了许多乐趣。
农村的孩子是幸福的,不用被家长逼着去学钢琴、画画,也不用整天被关在家中不能出门。我们的小时候,不怕夏天的阳光,不怕皮肤晒得黑红,不怕草丛里的四脚蛇和树叶上的毛毛虫,赤着双脚,光着上身,在泥土里打滚。长大后,我把这种方式叫作放养,现在菜场上土鸡的价格比饲料鸡的价格要贵得多,肉质也好很多,基本可以归功于放养。
放养的孩子们天生具备良好的创造与动手能力,比如捉知了。
知了趴在树上叫着,孩子们根据知了的叫声判断大致的方位。孩子们的耳朵尖,眼也尖,能从同样深色的树枝上发现黑色的知了。树高,虽然孩子们都有爬树的本事,但太耗费时间与体力,成功的几率也太小。借用工具吧。工具很实用,做法简单。一根长长的竹竿,一个直径在十公分左右的塑料袋,袋的材质要厚一些,一条铁丝。先将铁丝拧成一个圈,两端做出一个十多公分长的柄,再将塑料袋套在铁丝圈上,用针线固定。最后把铁圈柄固定在竹竿上,一个捉知了的工具就完成了。
捉知了是个技术活,考验眼力,因为要准确判断知了所在的高度,然后根据判断伸出竹竿。还要有手的控制力,要保证套上塑料袋的铁圈垂直往知了所在的位置罩去,知了一受惊吓,就会向后上方飞起,正好落在袋中,一阵乱撞,却不得要领,最后成了孩子们手里的玩物。
知了能吃,好像现在有些酒店里也有油炸知了之类的特色菜。其实在小时候,知了就已经成了我们口中的美味。现在回忆起来觉得颇为残忍。孩子们用枯枝树叶生起一团火,将知了的翅膀除去,然后投入火中。几分钟之后用木棍夹起,掐头去尾,吃中间的那一段。
有许多年的夏天不曾回到乡下了,树林还是那个树林,河还是那条河,人却仿佛与那片土地越来越疏远了。不是因为我不再爱那片土地,而是因为我对家乡的感情仍停留在十年前。那时的河比现在宽,端午之后是我们天然的游泳池;那时的河边有一大片柳林,松软的草地给我们太多的欢乐;那时的妈妈还年轻,每天早晨总给我做一大碗蛋炒饭……
知了声不再有了,因为我们都已经长大。从前放养在家门口的伙伴们,现在几乎已经放养在全国各地。但心里,始终为家乡留有一片珍贵的空间,在那个空间里,知了声依然不知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