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建永 /文
起这个标题,是因为读了郑瑛中先生新作《唐广文博士郑虔丛考》。郑瑛中是郑虔后裔,他写这本书,对家史和地方史研究,具有双重意义。
历史车轮行至唐朝,台州各方面发展都还极为有限,是中央贬谪官员的边远之地,历史名人屈指可数,郑虔是较知名的一个。他因安史之乱中“被授伪职”,平乱后被贬为台州司户参军,最后老死台州,葬于台州。台州郑氏,多以郑虔为始祖。
郑虔官不大,但名望极高。唐玄宗欣赏他的才华,称赞他诗书画俱佳,亲笔题写“郑虔三绝”,还特别为他开设广文馆,任其为广文馆博士,人称广文博士。著名大诗人杜甫和他是忘年交。杜甫现存有关郑虔的诗歌28首,是他生前为之写诗最多的朋友。郑虔被贬台州后,杜甫陆续写了十多首诗歌,表达对老友关心、思念之情。那句常被台州引用的“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就是其中一首名为《题郑十八著作虔》(排律)的首句。
郑虔被贬台州后,虽年过六旬,但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重视文化教育,亲自开馆授学,对后世影响巨大。他因此被台州人永远铭记,称之为“台州文教之祖”。
在台州,留存着大量与郑虔有关的遗迹。有以他名号、官职命名的若齐巷(户曹巷)、广文路、广文坊、郑虔街等地名,有以他名号命名的广文书院(台州中学前身),有纪念他的郑广文祠(户曹祠),有郑虔墓,有留贤村。
台州也流传着不少郑虔的轶事。传说,郑虔刚到台州时,语言、衣着、风俗迥异,当地人看他很奇怪,他看当地人也很奇怪(“一州人怪郑若齐,郑若齐怪一州人”)。他安顿下来后,思考自己该何去何从:“东鲁圣人泽加天下,而台人不被者,何也?譬之阳春虽无私而其照阴崖者独后,夫君子所过者化,今吾谪此,则教化之责,吾当任也。”于是,郑虔决定以教化台民为己任。数年后遇赦,年近七旬的郑虔产生了回乡之情。一次,他和弟子林元籍等人在台州城西(今临海城西)郊游,见石旁之笋,随口吟出一句:“石压笋斜出。”林元籍随即对上:“谷阴花后开。”郑虔大喜:“何教化神速若此。”从此下定决心,留在台州,继续从事教育事业。留贤村因此得名。
《唐广文博士郑虔丛考》从郑虔家世、生卒年、宦历、郑杜交游、著述、书画、教化台州、台州遗迹等方面,全面、深入、详细地考察了郑虔一生。纵观全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台州是郑虔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站,郑虔遗迹,至今有据可查,文献和实地能对应的,基本都在台州。在郑虔的一生中,如果缺了台州这一环,他就是一名普通的只存在于文献中的遥远的历史人物。正因为有了台州的经历,以及台州历代官员、先贤的颂扬和传播,使得郑虔办学精神历久弥新,产生了普遍而恒久的文化价值,具有深远影响。
郑虔祖籍在河南郑州荥阳市,但查阅郑州和荥阳的相关研究、宣传报道,涉及郑虔的并不多。或许是因为当地历史文化名人太多,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除了祖籍在此,郑虔遗迹,在当地基本无考。
以郑虔的成就、名望与台州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进一步做文章,加大宣传,把郑虔和台州紧密结合起来,达到让人提起郑虔(郑广文)就会联想到台州,提起台州就会联想到郑虔(郑广文)的效果。
“郑虔”是历史对台州的独一无二的馈赠。他成就了台州,台州也成就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