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慎作梗

任 健

寒潮持续,满屏都是“‘冻’真格”。人没被冻到,却被这个“谐音梗”的妥帖和生动打动。

“我比较喜欢李白的诗,陆游气坏了,结果我家就没法上网了。”

“互联网改变世界,古人舍生才能取义,现在断章就能取义了。”

“有的项目做完后,乙方发现自己没有挣到钱,原来,这是一个富甲一方的项目。”

……

能明白这几句话,说明你是懂“谐音梗”的。

“谐音梗”作为网络流行语,指利用字音相同、相近而字义不同的条件形成双关,产生语言新义。它更规范一些的叫法是“谐音双关”。

谐音作为一种汉语修辞手法,由来已久。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到“柳”和“留”、“莲”与“怜”的借代,传统吉祥图案中蝙蝠、鹿、象的文化寓意,“和合二仙”手中的荷叶和盒子,都可看作是古人的“谐音梗”。

随着脱口秀的流行,“谐音梗”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相互调侃的一种方式。网络时代信息爆炸,人们的语言观念更加开放,谐音字词不但在网络上应用广泛,而且还从网络渗透到各种生活场景。新闻标题中“谐音梗”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妥当的“谐音梗”,会起到画龙点睛的奇效,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台州营救瓜头鲸的新闻,《新华每日电讯》的大标题是《“鲸”险救援:“迷路”瓜头鲸的归家路》。

万事有度,“谐音梗”玩过头,难免成为“烂梗”,影响到语言文字的健康和规范。

在市区坐公交车时,一条本地的广告语时常看到:“××黄鱼,‘味’你而来”。这里用“味”字替代“为”字,总觉得不是滋味。揣摩文案作者的本意,应是想突出黄鱼美味,但是“‘味’你而来”这样的词语搭配,还是觉得不够妥帖,单从词意来讲,“‘味’你而来”尚不如“‘喂’你而来”更通顺一些呢。

三年疫情期间,“战‘疫’”一词几乎替代“战役”,成为全民共同记忆。但是,当你读到“‘疫’马当先共克时艰”“‘疫’诺千金”“‘疫’举成名”“不堪‘疫’击”“背水‘疫’战”等似通非通的谐音标题字时,又会作何感想?

新媒体上,令人费解的词还有很多。“‘碳’索”“别样‘警’彩”“美好‘疆’来”“‘邻’距离”……

不久前,北大中文系教授孙玉文发表文章,谈论当下的谐音双关问题。他认为,谐音作为修辞手段,本身并无不妥。谐音词也确实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增强了汉语的生动性、感染力和艺术感。但当下,非理性使用谐音词的现象比比皆是,突破了谐音词使用的红线。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谐音烂梗,因“音”舍“义”,刻意标新,却往往辞不达意、牵强附会、“点金成石”。“烂梗”泛滥,会污染青少年学生语言学习环境,对他们学习语言技能造成负面影响。而政务活动命名、官方公众号标题上滥用“谐音梗”,则给人哗众取宠的不良观感。

语言文字是活着的文化,规范与创新是学好用好现代汉语的一体两面。运用谐音双关时,要注重语境和场合,提升语言文字品位。在新闻报道、广告营销及其他正式场合,还是得遵循语言文字发展规律,处理好守正和创新、准确和生动的关系。

流量时代,可以“显眼”,别当“显眼包”。

2023-12-25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90554.html 1 3 谐音慎作梗 /enpproperty-->